13课宗教改革精品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课宗教改革精品课件

本课知识结构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二、宗教改革的进程 (一)马丁路德改革 (二)加尔文改革 (三)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三、宗教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四、小结与练习巩固 宗教改革前的欧洲社会 1、教皇格里哥利七世于1075年下令改革教会,收回世俗授职权.享利四世在沃姆斯堡宗教会议上宣布黜教皇.而教皇随后驱逐享利出教,黜其帝位,解除其臣民的效忠誓约. 亨利迫于形势于1077年1月到意大利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前赤足冒雪哀求了三天才得以晋见,史称“卡诺莎之辱” 2、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的时候,他控制国王就像控制教士一样的得心应手。他把英国的领土交给一个法国国王,又任意地罢黜匈牙利、丹麦、阿拉贡和卡斯蒂利亚。在德国,他扶立红胡子腓特烈的孙子登上皇帝宝座 3、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4、据统计,每年从德国流向罗马的现金达30万古尔登以上,德国的高级教士在就职时就要向教皇缴纳一万到二万盾。美因兹大主教在8年中(1505~1513)出现了三次空缺,每一次就任都要上交两万盾。教皇对于德国的剥削自然引起了贵族的愤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意识。他们早在巴塞尔宗教会议上递交的《德意志民族陈情书》中就指出:“最肥美的德意志的高薪职务,总是都授予罗马的主教和教皇的秘书长。”“多数教会职务都由意大利充任,这些人既不懂语言,也没有良好的道德。” 5、在中世纪,宗教神学家提倡禁欲主义,倡导因行称义,认为自甘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之爱的基本条件,追求财富必然陷入贪婪的罪恶。……但商品经济不声不响的创造出一个新的上帝——金钱。这个新上帝将以其自身的力量迅速改变旧的道德秩序,它逐渐代替了封建特权和以地产为衡量人们社会地位高低和拥有财富多少这一唯一尺度。 传统定义的圣礼    洗礼:目的是为了洗去原罪 坚信礼:将生灵完全赐予受礼者 圣餐:当信徒领受圣餐时,他们乃是直接领受耶稣的身体及血 神职授任礼:能消除许多罪过,使人执行圣职,仍然能够将天父赐予的恩宠普及其它信徒   忏悔礼(即告解):指向神父表白、实行身负要受礼者所做的陕公或者祈祷 病者涂油:可以消除各种可以宽恕的和致命的罪过。 婚礼:指男女双方结合所行之礼,神父亦为见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经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 2、政治: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对民众的压榨(“兜售赎罪券”) 3、文化: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和文化普及、印刷术的推广 * 基督教会的分化演变 基督教 (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 东正教 (东派) 天主教 (西派) 1054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教会分裂 天主教 新教 思考: 1、为什么教皇的权威会在16世纪会受到挑战? 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是如何挑战教皇的权威的? 16世纪,欧洲发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天主教会分裂 【课标】要求: 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加尔文 出售免罪券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甲:人生来是有罪的, 只有尊崇上帝,忠实地履行七种圣礼:洗礼、圣餐、悔罪等,通过苦修才能得到上帝的恩典。 乙: 只要虔诚地信仰耶稣就可灵魂得救,无须经过烦琐的仪式。这些仪式中,除圣餐外,皆是糟蹋钱财的多余之举,皆可废除。 他们各代 表谁的观点? 有何不同? 甲: 上帝是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的,只有在我们教士的主持下,才能聆听到上帝的福音;否则,就要受到永世惩罚。 乙:每个教徒,只要自己面对《圣经》,真诚忏悔,就可直接与上帝心灵沟通,无须你们所谓尊贵的教士,凡信徒皆为祭司。 甲:教会 —因行称义 ——自主权掌握在教会 乙:马丁路德 —因信称义 ——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加尔文教的仪式 加尔文: 认为信仰即可得救,主张先定论, 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 面的依据 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但是,按照加尔文的观点,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