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学史讲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史讲解

明代文學史 講授綱要 明代文學思想與散文 明代散曲 明代傳奇 明代小說 明代文學思想與散文 一、八股取士對文學之影響 所謂八股,破題、承題、起講、提比、虛比、中比、後比、 大結等八段文章結構。破題共二句,道破全題之要義。承題 申明全題之意。起講一曰原起,一篇開講之處。提比一曰提 股,起講後入手之處。虛比一曰虛股,承提比之後。中比一 曰中股,為全篇之中堅。後比發揮中比未盡之義。大結為一 篇之總結。 八股文不但文章結構有規定,字數亦有限制。 士人為求功名,自不能不在此種為聖人立言之 八股文中耗盡心血。於是性靈、情致,斲喪殆 盡。影響所及,則古文、詩、詞,頹然不振。 二、明代文學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明代文學思想,其卓然成派者,有前後七 子與公安、竟陵。各派文學思想之興起,其 目的皆在振起衰敝之詩文,故亦間接受有八 股文之影響。 (一)前後七子 明代孝宗弘治中,始有主張擬古之前後 七子聯袂而起。 前七子:王九思、李夢陽、王廷相、康海、 邊貢、徐禎卿、何景明。 後七子:謝榛、李攀龍、徐中行、宗臣、王 世貞、梁有譽、吳國倫。 前後七子雖年代有先後,但其文學思想則無 不同。前七子以李夢陽、何景明為領袖;後 七子以李攀龍、王世貞為領袖。明史李夢陽傳云: 「夢陽才思雄鷙,卓然以復古自命。……倡言文必 秦漢,詩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 而後有譏夢 陽詩文者,則謂其模擬剽竊,得史遷、少陵之似, 而失其真云。」又明史李攀龍傳云:「攀龍才思勁 鷙,名最高,獨心重世貞。天下亦並稱『王、李』 ;又與李夢陽、何景明並稱『何、李、王、李』。 其為詩務以聲調勝;所擬樂府,或更古數字為己作 。文則聱牙戟口,讀者至終不能終篇。好之者推為 一代宗匠;亦多受世抉摘云。」 由上引兩段史文,可見前後七子所謂復古,實為擬 古;至於模擬對象,則詩必盛唐,文必秦、漢。擬 古之習,明初已然。四庫全書總目大全集提要評明 初高啟詩云:「啟天才高逸,實據明一代詩人之上 。其於詩擬漢、魏似漢、魏,擬六朝似六朝,擬唐 似唐,擬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長,無不兼之。振元 末纖穠縟麗之習,而返之於古,啟實為有力;然行 世太早,殞折太速,未能鎔鑄變化,自為一家,故 備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啟為何格。」 永樂、成化間,政局安定,臺閣體詩文盛行。 先是三楊(楊寓、楊榮、楊溥)並以文學見任,歷 執國柄;繼則李東陽立朝五十年,門生滿天下,儼 然一代文宗。即前七子領袖李夢陽,固亦嘗執贄其 門也。然此類臺閣體作品,雅正有餘,生氣殊乏。 至於一般士人,則方鏤心刻骨於八股,自不暇專力 於古文詩歌。 於是李夢陽輩評其少年銳氣,起而反抗臺閣 體作家,並提倡復古,以期振起百餘年來日 益衰敝之古文詩歌。自弘治(1488-1505) 中至萬曆(1573-1619)中,約一百年間, 前後七子成為文壇領袖,而復古擬古亦成為 文學思想之主流。 (二)公安派 公安派以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為主 ,三袁皆公安人,故世稱公安派,或稱公安體。明 史袁宏道傳曰:「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與兄袁 宗道、 弟中道並有才名,時稱三袁。……先是王、 李之學盛行,袁氏兄弟獨心非之。宗道在館中,與 同館黃輝力排其說。於唐好白樂天,於宋好蘇軾, 名其齋曰『白蘇』。至宏道,益矯以清新輕俊。 學者多舍王、李而從之,目為公安體。然戲 謔嘲笑,見雜俚語;空疏者便之。其後王、 李之風漸息,而鍾、譚之說大熾。」又 朱彝尊靜志居詩話亦曰:「嘉靖七子之派, 徐文長欲以李長吉體變之,不能也;湯義仍 欲以尤、蕭、范、陸體變之,亦不能也;… …自袁伯修出,服習香山、眉山之結撰,首 以『白蘇』名齋,既導其源;中郎、小修繼 之,益揚其波。由是公安流派盛行。 」 三袁兄弟之文學主張: 1.反對復古、擬古 2.主張獨抒性靈 3.重視小說民歌 (三)竟陵派 以鍾惺、譚元春為領袖,二人皆竟陵人,故名 竟陵派。該派文學理論與公安無甚差異;所不同者 ,一變公安之清新輕俊為幽深孤峭而已。其以造怪 句、押險韻,造成幽深孤峭之格調,以挽救公安末 流之膚淺輕脫。惜鍾、譚二人,學不甚富,其識解 多僻,大為通人所譏。 (四)嘉靖三大家 弘治中,前七子力矯積弊日深之文壇風氣,高 唱文必秦、漢之同時,亦有歸有光、王慎中、唐順 之提倡唐宋文,與之對抗。歸、王、唐三人並稱為 嘉靖三大家。 1.歸有光(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穆宗龍慶五年 1571)字熙甫,崑山人。 九歲能屬文,弱冠盡通五經三史。惟所學非當時 競為浮游氾濫之詞風所喜,固非俗儒所能賞識,以 致仕途多蹇,嘉靖四十四年(1565)始成進士。卒 於南京太僕丞。世稱震川先生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