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唐诗五首精品课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宋·苏轼 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句,有了这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一个字)或这一个句子,全诗境界尽出。 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句?为什么? 颔联中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让作者想到什么? (联系诗人此时此地此情此境展开联想。) 时间: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终年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他55岁,日薄西山,岁近迟暮。 地点:夔州长江边 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颈联字字含悲,尾联点明根由: 究竟悲从何来? 常年做客他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你认为选择哪个词,最能体现诗意? 宋人罗大经说:“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鹤林玉露》) 悲 写 景 首联 仰望 云天秋风 俯视 江水渚洲 颔联 无边落叶 不尽江水 气势开阔 抒情 颈联 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尾联 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 * *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14 唐诗五首 山 居 秋 暝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诗人。与孟浩然同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人称“王孟”。中年后长期隐居山林,先是在终南山,后在蓝田辋川。他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身在朝廷,心存山野,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王维笃信佛教,在山水田园诗中也就不自觉地渗入了禅的意味。 有“诗佛” 之美称。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眺》、《山居秋暝》、《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等。 诗佛——王维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诗中有画 诗评 资料卡 雨果:“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金开诚: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 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上想象将它们描摹出来。 2.说说你对这些画面的感受。 想象诗歌的画面 线索————景————意————禅 空山新雨 朗月松林 石上清泉 竹林浣女 荷塘渔舟 空明 澄静 空灵 月 泉 诗人 诗中有画 诗中有禅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答:是“王孙自可留”一句。前面三联都是间接表现诗人的高洁情趣。“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联化用楚辞中“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 ”,反其义而为“可留”,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表明了诗人远离世俗、继续隐居的愿望。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鹿柴(zhài)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菁苔上。 从军行 王昌龄,边塞诗人,字少伯,江宁人。其诗含蓄、深婉、浑厚、明快,有“ 诗家夫子王江宁”的称号。其七绝与李白齐名,被世人誉为 “七绝圣手”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作者简介 文题背景 《从军行》原是中国古代的歌曲类别,属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乐府解题》中说:“从军行皆军旅辛苦之辞。”王昌龄的《从军行》沿用乐府旧题来表现唐代的边塞生活,是由七首联缀而成的组诗,每首诗分别选取征戍生活的某一场景,来表现征戍者内心的思想感情。这里选取的是其中的第四首,写西北边塞战士艰苦奋战的高昂斗志。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情景交融 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 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 对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 直接抒情 黄沙,荒凉萧瑟;百战,战事之频繁,戍边时间之漫长;穿金甲,战斗之艰苦 用典,借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表现胸怀襟抱,金甲易损,生命可抛,但报国的意志不会减 诗中表现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 表现了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豪迈的气概。 登高 这是一位距今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 一位用他的诗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心灵的诗中圣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