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精品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5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精品课件

第15课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导入: 我们都知道,而今的交通工具层出不穷,飞机、火车、轮船···,使我们能够轻松快捷地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是,在六百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旅行家,他利用原始的工具跨出了亚洲,到达了红海沿岸,他是谁,他又是在什么时间,他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下面,请同学们翻开教材86页,让我们一起领略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一、郑和下西洋 二、外国贡使 三、传教士与《大清时宪历》 * * 一、郑和下西洋 【总体感知,挑战提问】 1、西洋指哪里? 2、郑和远航的时间?先后几次下西洋? 3、郑和远航的随行人员大概有多少? 4、郑和船队的规模如何? 5、郑和远航最远到达哪里? 6、郑和远航的意义? 一、郑和下西洋 1、时间: 2、次数: 3、人数: 4、船队规模: 5、最远到达: 6、意义: 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 济文化交流。 1405年 —— 1433年 7次 一般在27000人左右 宝船最多时达百余艘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总体感知】 文莱 西洋: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  郑和: 本姓马,回族。12岁入宫当宦官,被派到朱棣的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变中,为燕王朱棣立下战功,被提拔在宫内做官,官至四品,并赐姓郑,改名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1.宣扬明朝的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2.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组内探究】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看哪个小组找得准又多! 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指南针的运用 有航海技术,掌握海洋知识 勇气和探险精神 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百船竞发壮观景象 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这些邮票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 材料:郑和航海期间许都国家的的首脑和使臣搭乘中国宝船来华访问,仅1423年就有16国使节1200人来华访问 1次 4次 7次 次数 绕过好望角达印度 美洲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 范围 120吨、100吨、50吨 长24.5米 宽6米 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 船只 大小 4艘 17艘 大船62艘 (连小船共有200多艘) 船数 160人 1000到1500人 每次约2.7万人 人数 1497—1498 1492—1504 1405—1433 时间 达迦马 哥伦布 郑和 人物 比较结果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数最多 船数最多 船只最大 范围最广 二、外国贡使 特点: 衰落: 评价: 1、以外国朝贡,中国回赐的方式进行;2、对海外诸国朝贡严格限制;3、所赐远远超过所接受的贡物,对贡使附载商货的超值收购。 明朝中叶后 实质是中国古代王朝大国至上观念的切实反映。适当的贸易往来,对保持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是有益的,但其负面影响也很明显。 三 外国传教士 与《大清时宪历》 中华世纪坛 明朝万历年:开始有耶稣会教士来到中国。 在中国传教 明末清初:传教士纷纷来华。 耶稣会:传播天主教教义的宗教组织 传教的同时,也将一些西方科学传入中国 传教士 三 外国传教士 与《大清时宪历》 利玛窦是意大利的传教士。1601年,他到北京,向万历皇帝进贡《坤舆万国全图》及自鸣钟等,得到召见,并获准在北京居住传教。利玛窦在传教中,尽量把儒家学说和天主教的教义结合起来,以争取当地官员和士大夫的支持。在与明朝士大夫接触过程中,他介绍了当时西方的一些天文、地理、数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知识。 利玛窦 钦天监,中国古代国家天文台,承担观察天象、颁布历法的重任。钦天监正,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由于历法关系农时,加上古人相信天象改变和人事变更直接对应,钦天监正的地位十分重要。???? 汤若望是明清之际著名传教士。他是德国人,受耶酥会的派遣到中国传教。清初,他负责管理钦天监,制定《大清时宪历》。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