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扩大监测方案试行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扩大监测方案(试行)
自湖北、河南两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工作启动后,两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部门及医疗机构高度重视,按照监测方案的要求,两省开展了病例的发现与报告、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数据录入与上报、血液标本采集、运送和临床病历收集等工作。
中国疾控中心也组织了流行病学和临床专家分别对病例的个案调查数据和临床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病例均有发热症状,大多数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乏力表现明显。多数患者有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及血小板总数明显降低;部分病人有上腹部压痛、意识改变、淋巴结肿大;生化检查表明部分患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血糖、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等指标明显升高。
通过实验室检测,已从湖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和辽宁的病例临床标本和蜱中分离到12株布尼亚病毒科新病毒(其中,在蜱中分离到2株),并建立了空斑形成法,进行了病毒的空斑纯化。目前病毒基因测序和分析工作已展开,正在对该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复核,以及对其他可能致病病原进行排查。
为进一步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密切关注其他省份的发病情况。同时开展新发现病毒传播途径及感染危险因素的研究,调查可能的宿主与媒介,开展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积极慎重地研究新病毒与疾病的关系。也为编制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指南提供科学依据,特制订本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的
扩大监测范围,掌握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在国内可能的分布;
初步探索主要宿主
二、监测地区
全国40个监测点(详见附件1)。
1个县级医疗机构及县级辖区内的2个乡镇级医疗机构:
当地有既往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疑似病例上报;
当地可能为侵人蜱种的分布区;
当地为丘陵地带。
以上原则具备其一即可纳入监测范围。
三、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病例定义
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或
发热伴出血症状(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中至少一项)。
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第2项,但未做血象检查或无血象检查结果的患者,医疗机构应尽快对其进行血象检查。
明确诊断为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排除。(二)病例报告与调查
1. 乡镇及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病人后,应立即(2小时内)报告辖区的县(区)/市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要尽快进行病例的个案调查,填写“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件2)。对于住院病例,辖区疾控中心应在病人出院后复印全部病历,病历复印件由省级疾控中心负责协调安排汇总
各省疾控中心将每月3之前(cdcjc2010@163.com)。上一月无新报告病例应以电子邮件进行零病例报告;
3. 对有聚集性暴发(如同一村2周内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的情况,需立即病例的个案调查表(cdcjc2010@163.com)。
(三)宿主动物调查
依照《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开展布点和实施,10月31日。
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完成捕鼠及检测任务后,一个月内将鼠密度、鼠感染情况的汇总监测结果(附)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标本采集、保存、运送、检测与结果反馈
1.标本采集与保存
1)人血标本
a. 急性期血标本
医疗机构发现病例后,应立即采集病人血清标本,并妥善保存,无需保留血凝块。辖区疾控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尽快将标本取回做进一步处理。
血清标本应使用无菌真空采血管采集5ml,放置4冰箱暂存。辖区疾控中心获得标本后应在实验室及时分离血清-20℃冰箱保存。
b. 恢复期血标本
2)动物血及组织标本
动物血及组织标本的实验室检测由省级疾控中心完成。
2.标本运送、检测与结果反馈
各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负责运送标本和“标本采集、分装一览表”(附件)。所有标本均采用液氮进行运送,若无液氮时,也可用干冰或冰排运送。
国家疾控中心相关实验室完成检测后,由疾控应急办统一向各省疾控中心反馈。各省疾控中心将检测结果逐级反馈至地市及区县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
(五)标本编号方法
医疗机构采集标本后,应填写“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采样登记表”(附件6),并在采样管上标记病例姓名。县(区)/市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取得标本后,应将采样登记表中的信息填写至“标本采集、分装一览表”,并对病例的标本进行编号(编号方法见后)。为保证编号唯一性,每个实验室应由专人在固定的“标本采集、分装一览表”中填写。实验室人员分装标本时,应将“标本采集、分装一览表”中的标本编号添加至标本保存管,同一病人的某份标本在分装时均采用同一编号。
县(区)/市疾控中心需及时将各类标本编号录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Epidata数据库中。
1.编号方法
a. 人血标本编号
“省编码(如湖北省为h,山东省为s)+县(区)编码+标本类型代码+病例序号”。若为恢复期血清标本,再在病人急性期血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