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修改开题报告徐钟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已修改开题报告徐钟洛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薯莨染色工艺及染色效果测评     系 别: 化学与纺织工程系 专 业: 纺织工程 班 级:  纺织NO81 学 号: 200845989424    学生姓名: 徐钟洛 选题的背景、意义 植物染料始于中国,远在周朝开始就有历史记载,且我国是最早使用天然染料染色的国家。早在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期,人们就能够利用植物的汁液染色,发展到明清时期,我国天然染料的制备和染色技术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时间到了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有一种独特的夏季服装面料开始流行于岭南,由于该面料具有凉爽宜人、易洗快干、色深耐脏,不沾皮肤、轻薄而不易折皱,柔软而富有身骨的特点,所以特别受到沿海地区渔民的青睐,这种面料就是以薯莨[1](薯莨,别名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红药子、金花果、红孩儿、孩儿血、牛血莲、染布薯,为薯蓣科植物薯莨的块茎)为染料而制成的薯莨绸,也叫香云纱。薯莨纱的生产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永乐年间(约15世纪),广东就开始生产并出口。从那时一直到20世纪初,薯莨纱数百年来一直由民间手工生产。根据其不同的绸坯分别称为香云纱(纱组织)和薯莨绸(平纹组织),其后由于所用的绸坯种类不断发展,故而统称为莨纱绸或香云纱[2]。但是薯莨绸制做工序十分繁琐冗长,手工化程度又高,颜色也不为现代年轻人喜好,加上近年来各种新型纤维和新型面料的大量涌现,薯莨绸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现在世面上很难再见到它的身影了。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环保“低碳”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看重染料的性能优势和天然环保的特点。为此我们必须开拓思路,改革创新,研究并优化薯莨的萃取工艺和染色效果,推动薯莨在纺织工业的发展[3]。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1.邓金华、关本清、程志波等人[4]将植物染料薯莨应用于真丝增重及棉织物的染色试验。试验使用一些金属离子(如铁离子、铜离子等)对提取液处理真丝织物作后处理,同时对处理后织物的性能也作了进一步的相关研究。用薯莨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增重后再通过金属离子后处理赋予了其不同于一般丝绸的独特品质:触感清凉、爽滑不黏身、易洗快干、耐汗耐晒挺括有身骨、不易抽丝和起皱及优良的抗紫外线性能,特别适于夏季或湿热地区和水上作业人员使用。同时,由于薯莨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有防霉、除菌、除臭等功效, 所以业内一般认为,用薯莨提取液对真丝织物染色增重后再通过金属离子后处理做成的服装也具有相同的“医用”效果。 2.程志波,陈国强[5]用天然染料薯莨对棉织物进行了轧染研究。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提取的薯莨色素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薯莨在棉织物轧染工艺中的可行性,并以 K/S值为主要依据确定了最佳工艺,测试了染色织物的透气性和抗紫外性能。结果表明①紫外和红外光谱显示薯莨提取物为薯莨单宁,具有有多酚结构;②采用试验提取的薯莨色素对棉织物进行了正交实验,得出轧染的最佳工艺为:浸轧薯莨液,50℃烘干,反复5次,再浸轧30 g/L媒染,50℃烘干,80℃预烘3min,140℃焙烘3min。③染色后的棉织物透气性显著下降,透气量下降了48%,抗紫外性能显著提高UPF指数大于50,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 3.黄瑞松等[6]用均匀设计法对薯莨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应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不同因素水平对提取薯莨鞣质得率的影响,从而得出在实验范围内渗滤液中鞣质得到率与药材的破碎度、乙醇浓度、药材浸泡时间及渗滤速度的互相关系。薯莨所含鞣质为缩合鞣质,易被氧化、脱水缩合为不溶于水的 “鞣酐” 沉淀,反应温度愈高、时间愈久,形成“鞣酐”的分子量愈大。经实验验证证实,以优化的最佳条件提取薯莨所得的滤液中鞣质得到率为25.22%(折合为以药材含量计算)。 4.周青青等人[7]用复合金属离子对薯莨提取液增重真丝进行了处理研究。研究通过汽蒸的方法用薯莨提取液处理真丝后,尝试采用多种复合离子对处理后的真丝织物媒染,拓宽所得织物颜色色谱。结果表明:①在各种复合金属离子对增重真丝进行的后处理过程中,其中三价铁离子对织物增重率提高最大,而随着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织物的增重率逐渐下降。织物经多种复合离子处理后,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薯莨提取液增重真丝的颜色,且随着离子比例的不同,颜色偏向离子质量浓度大的一方。②金属离子对增重真丝做后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薯莨提取液增重真丝的色牢度和折皱回复性,同时对织物的紫外屏蔽性能有明显提高。但经复合离子处理后,织物的透气性有明显的下降。③通过红外及X射线测试,经复合离子处理后,丝绸的内部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5.周青青,陈国强[8]用薯莨提取液对真丝织物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