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虚词 精品复习课件精品课件.pptVIP

2013年高考语文 文言文虚词 精品复习课件精品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②放在一個詞或一組詞後邊,起停頓作用,先用“……者”提出要說明的事物,稍微停頓一下,然後說明或論斷。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五人墓碑記》) 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五蠹》) ③“者”有時放在時間副詞之後,起語助作用,可不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鴻門宴》) ④“者”有時放在數詞後邊,可譯為“個”“樣”之類。 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戰》) ⑤……者……也,構成判斷句式。 亞父者,範增也。(《鴻門宴》) ⑥前面有“若”“似”“如”等詞,譯為“像……的樣子”“……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說》) 18.之 zhī (1)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作賓語或兼語,不作主語。 作《師說》以貽之。(代人,作賓語)(《師說》) 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語)(《勸學》)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賓語)(《師說》) ②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通常作複指性定語。 均之二策。(《廉頗藺相如列傳》) ③活用作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相當於“我”“你”。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2)用作助詞,也分幾種情況: ①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時可不譯。 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②結構助詞,補語的標誌。用在中心語(動詞、形容詞)和補語之間,可譯為“得”。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③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 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公輸》)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内,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母愛的雕像 總也忘不了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黃石國家公園曾經歷了一場森林大火,大火過後護林員們開始上山察看災情。 有位護林員在一棵樹下發現了一隻被燒焦的鳥。雖然已經死去,但這只鳥卻像雕塑一般保持著一種姿勢。護林員感到有些驚奇,便用樹枝輕輕地撥了撥那只鳥,沒想到幾隻雛鳥從已經死去的母親翅膀底下鑽了出來。 原來,這只慈愛的鳥媽媽本能地知道有毒的濃煙會向高處升騰,為了不讓災難降臨到孩子們的身上,它把幾隻小鳥帶到大樹底下,用自己的翅膀為它們撐起了一個保護傘。 鳥媽媽本可以展翅飛走,找一處安全的棲身之所,但它不能把自己的孩子丟在大火中。 當火苗躥上來灼燒它的身體時,它堅定地立在那裡,一動也不動。因為它已經下定決心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翅膀底下的孩子們。 (2)连词。 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③“若”和“夫”“至”结合,组成“若夫”“至若”,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8.所 suǒ (1)助词。 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②“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 ①一种表示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②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9.为 读音一:wéi (1)动词。 ①做。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