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请根据小明测得的数据,填写表中的空格; 2.已知测倾器的高CE=DF=1m,通过计算求得,该大厦的高为______m (精确到1m). 结束寄语 * * 根据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你能设计出哪些测量方案?都用到了什么知识? 1.6 利用三角函数测高 活动课题: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或全班交流研讨. 活动工具:测倾器(或经纬仪,测角仪等),皮尺等测量工具. 1、直角三角的边角关系: b A B C a ┌ c 2、仰角、俯角: 铅垂线 仰角 俯角 水平线 视线 视线 0 30 30 60 60 90 90 P Q 度盘 铅锤 支杆 活动一: 测量倾斜角(仰角或俯角). 测量倾斜角可以用测倾器,简单的测倾器由度盘、铅锤和支杆组成(如图). 30° 0° 60° 90° 90° 60° 30° 30° 0° 60° 90° 90° 60° 30° 水平线 活动一:测量倾斜角. 使用测倾器测量倾斜角的步骤如下: 1.把支杆竖直插入地面,使支杆的中心线、铅锤线和度盘的0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水平位置. 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时铅锤线所指的度数. M 活动一:测量倾斜角. 根据刚才测量数据,你能求出目标M的仰角或俯角吗?说说你的理由. 1 2 3 4 30° 0° 60° 90° 90° 60° 30° 水平线 哈哈:同角的余角相等 M 活动二: 所谓“底部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可以无障碍地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需测量哪些数据?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 测得M的仰角∠MCE=α. 2.量出测点A到物体底部N的水平距离AN=L.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a C A E N M a L α 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大家要认真思考吆 a C A E N M L α 根据刚才测量的数据,你能求出物体MN的高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和同伴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在Rt△MCE中, ME=EC tanα=AN tanα =L tanα MN=ME+EN=ME+AC=L tanα+ a MN=Ltanα+ a L=20.06m L=19.97m L=20.15m AN的长L a =1.22m a =1.21 m a =1.23m 测倾器高a α=30°2 ′ α=19°49 ′ α=30°15′ 倾斜角α 平均值 第二次 第一次 测量项目 测量学校旗杆MN的高度(底部可以到达) 课题 测 量 示 意 图 测 得 数 据 计 算 过 程 活 动 感 受 C a A N E M α L 在Rt MCE中,ME = ECtanα= ANtanα=20.6×tan30°2′ 20.6×0.578=11.60m, MN=ME+EN=ME+AC=11.60+1.22=12.82m ≈ 所谓“底部不可以到达”,就是在地面上不能直接测得测点与被测物体底部之间的距离.(如图) 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使用侧倾器测一次仰角够吗?为什么? a α E C A N M 活动三: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活动三: 测量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测一次仰角是不够的. a b α E C A D B β N M 还需哪些条件,测量哪些数据呢? 想一想(p19) 大家要认真思考吆 a b α E C A D B β N M 如图,要测量物体MN的高度,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1.在测点A处安置测倾器,测得M的仰角∠MCE=α. 2.在测点A与物体之间的B处安置测倾(A,B与N在一条直线上),测得M的仰角∠MDE=β. 3.量出测倾器的高度AC=BD=a,以及测点A,B之间的距离AB=b. 根据测量数据,你能求出物体MN的高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想一想(p19) 根据测量数据,物体MN的高度计算过程: a b α E C A D B β N M 在Rt△MDE中, ED= 在Rt△MCE中, EC = EC-ED= - =b 平均值 59.89m 45° 25’ 29° 44’ 第二次 60.11m 44° 35’ 30° 16’ 第一次 CD的长 ∠β ∠α 测量项目 测得数据 测量示意图 在平面上测量某大厦的高AB 课题 下表是小明所填实习报告的部分内容: C E D F A G B α β 加油,你是最棒的! 答:30°, 45°, 60m 解:在Rt△AEG中,EG=AG/tan30°=1.732AG 在Rt△AFG中,FG=AG/tan45°=AG EG-FG=C D 1.732AG-AG=60 AG=60÷0.7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安徽皖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 GXTC 0014—2024 新式(现制)茶饮 茉莉花茶基底茶.pdf VIP
-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pptx VIP
- 正常人体解剖学资料.pdf
- 《相遇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001].docx VIP
- 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防治专家共识(2023年版)PPT.pptx VIP
- 第1节 功(教学课件)物理沪粤版2024九年级上册.pptx VIP
- 违规接受吃请检讨书(推荐).docx VIP
- 2024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立体图形第三单元教材整体分析.pdf VIP
- 密码技术应用员理论知识题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