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食品干制终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食品干制的原理 了解食品的干制过程及影响因素 熟悉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 了解食品干制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了解干制品包装技术和储运条件的重要性,中间水分食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第一节 食品干制原理 第二节 食品干制过程 第三节 常用食品干制方法 第四节 干制和干藏过程中食品品质的变化 第五节 干制食品的储藏与运输 第六节 中间水分食品 干燥的目的 延长贮藏期 ------ 经干燥的食品,其水分活性较低,有利于在室温条件下长期保藏,以延长食品的市场供给,平衡产销高峰; 用于某些食品加工过程以改善加工品质 ------ 如大豆、花生米经过适当干燥脱水,有利于脱壳(去外衣),便于后加工,提高制品品质;促使尚未完全成熟的原料在干燥过程进一步成熟; 便于商品流通 ------ 干制食品重量减轻、容积缩小,可以显著地节省包装、储藏和运输费用,并且便于携带和储运; 干制食品常常是救急、救灾和战备用的重要物质。 食品干制保藏法:指在自然条件或人工控制条件下,使食品中的水分降低到足以防止腐败变质的水平,并始终保持低水分的保藏方法。 最古老的食品保藏方法,加热除去食品中85%的水分,即干燥或干制。早在1875年,将片状蔬菜堆在室内,通入40℃的热空气促进干燥,与罐头食品生产技术同时出现。20世纪初,热风干燥生产的脱水蔬菜大量工业化生产。 第一节 食品干制原理 一、食品中的水分 食品中的水分有以下三种状态: 化合水:以严格的比例组成物质的分子,只在高温或发生化学反应时才能逸出,干燥不能脱除,一旦脱除物质的结构破坏。 结合水:被物质吸附结合的水,不参与化学反应,不被微生物利用,能脱除,但脱除需要一定的能量。 自由水:存在于食品的微毛细管和大毛细管中,干燥时很容易释出。 食品的平衡水分:在一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下,食品内的蒸汽压与外界空气的蒸汽压平衡时食品中的水分含量。  水分活度(Aw):食品体系中,内部水蒸气压与同温度下纯水的水蒸气压之比,即:Aw= p/p0S    水分活度就是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反应的是食品中水分被束缚的程度。在食品加工和保藏中,决定食品品质和性状的不是总含水量,而是水分活度。 而水分含量是水分占食品总质量的百分数,相对湿度是空气被水饱和的程度。 水分活度大小的影响因素 取决于水存在的量; 温度; 水中溶质的浓度; 食品成分; 水分等温吸附曲线:反映食品含水量、相对湿度和水分活度的关系曲线。将水分含量较小的食品置于相对湿度较大的环境中,食品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至达到平衡;相反,将水分含量较大的食品置于相对湿度较小的环境中,食品中的水分会不断散失到空气中至达到平衡。 补充:单分子吸附水  单分子层水:指与食品中非水成分的强极性基团如羧基、氨基、羟基等直接以氢键结合的第一个水分子层。结合能力强,难蒸发,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食品干燥后安全贮藏的水分含量要求为该食品的单分子层水。  多分子层水:是指单分子层水之外的几个水分子层包含的水。 二、食品干制保藏的原理 降低食品的水分活度(Aw),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酶促反应,氧化反应及非酶褐变的发生,从而使脱水食品的储藏稳定性增强。当食品的Aw为其单分子吸附水所对应值时,脱水食品即获得最佳的储藏质量。 ㈠ Aw与微生物活性的关系 食品中的游离水和结合水用水分子的逃逸趋势(逸度)来反映,食品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为水分活度Aw。水逃逸的趋势可近似地用水的蒸汽压来表示。Aw 数值的大小反映了被结合力固定的多少;Aw越小水被结合的力就越大,水被利用的程度就越难。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不足以判定食品的稳定性,如鲜肉与咸肉。 Aw值反映了水分与食品结合的强弱及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效性。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的发育: 细菌生长发育的最低Aw:0.90(0.94)  酵母菌生长发育的最低Aw:0.88  真菌生长发育的最低Aw:0.80(0.75)   霉菌能忍受更低的水分活度,是干制品常见的腐败菌,干制品的Aw降到0.70以下。 Aw值降至0.7以下,除嗜盐菌﹑耐干燥霉菌等特殊菌群外,大多数微生物不能生长发育。 水分活度与芽孢的形成和毒素的关系: 芽孢的形成一般需要比营养细胞发育更低的水分活度。通常产毒菌的水分活度高于生长的水分活度,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水分活度为0.86时能生长,但产毒素需要水分活度0.87以上。 中毒菌的毒素产生量随水分活度的降低而减少,当水分活度降低到某个值时,毒素的产生量急剧下降,甚至不产毒素。 食品原料所污染的中毒菌在干制前没有产生毒素,干制后也不会产生毒素。干制前毒素已经产生,干制后难以破坏这些毒素,食用这种脱水食品后很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水分活度与微生物环境因素的关系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