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导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秋》导读

朱熹,南宋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字仲晦,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周易本义》、《诗集传》、《四书集注》、《楚辞集注》等著作均素负盛名。他对《春秋》的研究虽无专书行世,但有较深刻大胆的看法,他认为《春秋》并无表示褒贬之义的所谓书法(见后人所辑《朱子五经语类·统论经义》)。他指出三传中的《左传》是史学,而《公羊》、《穀梁》才是经学,但他肯定《左传》而怀疑《公》、《穀》的传义。 吕祖谦,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市)人,字伯恭,号称东莱先生,,有《东莱集》、《吕氏家塾读书记》、《春秋集解》、《左传类编》、《春秋左氏传说》、《春秋左氏续说》、《东莱左氏博议》等书传世。吕氏在南宋学者中于《春秋左传》用力最勤,成就最大。他的研究不仅从经学、史学角度着眼,涉及《春秋》的义理、春秋时期的军事制度、税制、刑法等,同时注意到《左传》中的人物形象。其中《东莱左氏博议》收集论文一百六十八篇,是一部史论专著,内中不乏精到之论。 程端学,元庆元(今浙江宁波市)人,字时叔,进士出身,官国子助教、太常博士,为人刚严方正,先后著《春秋本义》、《春秋三传辨疑》、《春秋或问》等书。程氏的主要观点是对《春秋》微言大义之说持否定态度,他认为三传之作虽有补于经,但拘守于一字之褒贬,攻细捐大,舍本求末,甚至展转生意,穿凿附会,不足取。他在《辨疑》中对三传释经的可疑之处进行了具体的辩驳。 (六)《左传》在清代的研究概况及重要学者 清代研究《春秋左传》的学者辈出,著述如林,成就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尤其在考据方面,这与清人的学风及在音韵、文字、训诂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关。其中最著名的学者先后有顾炎武、马骕、高士奇、陈厚耀、顾栋高、阮元、惠栋、洪亮吉、刘逢禄、刘文淇、康有为、刘师培等人。 顾炎武(1613—1682),清初崑山(今江苏昆山)人,字宁人。清初著名的思想家、经学家和语言学家。在经学方面著《左传杜解补正》三卷,此书注重杜注而又能规正其失,同时多采服虔之说,表现了顾氏实事求是的考据作风。顾氏在《日知录》中认为《春秋》是鲁国之史,而《左传》是兼采列国之史的史书,作者非止一人,完成时间也不止一世。 马骕(1620-1673),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字骢卿,又字宛斯。清初史学家,进士出身,曾为淮安府推官、灵璧知县。一生好治《左传》,著《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事纬》将《左传》、《春秋》的编年体改编为以事为纲的纪事本末体,每事之末附以评论,便于读者对人物及事件的了解。 高士奇(1645—1704),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字澹人,历官居注、詹事府少詹事、礼部侍郎等职。高氏研究《左传》的著作是《左传纪事本末》,该书按专题将《左传》改编为纪事本末体,于每篇之中附录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同时设有补逸、考异、辨误、考证、发明及评论等项目,这种体例在马骕《左传事纬》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人物的事迹及事件的本末,同时可以看到同一事件在不同典籍中的不同记载等情况,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人物和事件。 顾栋高(1679—1759),江苏无锡(今无锡市)人,字震沧,又字复初,康熙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国子监司业、祭酒等职,一生治学多用力于《春秋左传》,以十五年之功著成《春秋大事表》五十卷。是书将《春秋左传》的内容分类列表,各表之后有评论、考辨及附录。该书撰写态度严肃,其最大的特点是资料详博,条理分明,考证亦多精确之论,不足之处是事事列表,显得单调繁碎。另外,处处维护君权和主观臆断也是该书较突出的问题。 阮元,江苏仪征人,字伯元,乾隆进士,道光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其在学术上的重要贡献是主持编成《经籍纂诂》和《十三经校勘记》,刻印了《十三经注疏》和《学海堂经解》,自著有《揅经室集》。《校勘记》初稿多出自阮氏在浙江开设的诂经精舍门下之手,最后由阮氏裁定。其中对《春秋左传》的校勘不仅所采版本齐全,且利用了小学的研究成果,是流传至今的权威校本。 惠栋(1697—1758),吴县(今苏州市)人,字定宇,惠士奇之子,人称小红豆。一生未官,自幼笃志尚学,遍涉百家之书,著述甚丰,钱大昕论其学问当在何休、服虔之间而马融、赵岐辈不及。惠氏于经学的主要著作是《左传补注》。该书在其父士奇、其祖父周惕遗说的基础上撰成,特点是引证详博,考释细密,旨在通过先秦两汉的资料及辑佚旧说指出杜注的来源,同时对杜注孔疏的失误进行驳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其长在博,其短亦在博;其长在古,其短亦在泥古”。 洪亮吉(1746—1809),江苏阳湖(今常州市)人,字君直,又字稚存,授编修,嘉庆时曾因上书抨击朝政被贬戍伊犁,不久赦还。洪氏精于地理、经学和小学,同时长于诗文,于经学著《春秋左传诂》二十卷。洪氏认为杜注不遵古训,师心自用,又多剿袭服贾而不加注明,故该书的目的是要钩沉汉魏遗说以指明杜注的出处。全书引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