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新闻事业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新闻事业的起源问题 1、何为“新闻事业”?它跟新闻传播有何区别? 新闻事业是一种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新闻传播 2、新闻事业的起源 (邸报的起源) “三说”—--汉、宋、唐 中国的古代报纸的三种类型 1、《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三卷本),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版。 2、《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李彬著,新华出版社,1999年6月版。 3、《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新加坡]卓南生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4、《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方汉奇、陈昌凤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版。 5、《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新华出版社编,新华出版社2003年4月版。 6、《新记〈大公报〉史稿》,吴廷俊著,武汉出 版社,2002年5月第2版。 7、《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张之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8、《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黄瑚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版。 烽火戏诸侯烽火戏诸侯 .flv 旗鼓 朝廷报纸的历史沿革 朝廷报纸产生于唐代 1.中央朝廷编发的公报性质的官报,称之为“报状”、“报”等。 2.藩镇驻京机构编发的情报性质的官报,称之为“邸报”、“进奏院状”等。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敦煌邸报。 中央朝廷编发的公报性质的官报 唐末 孙樵 《读开元杂报》 前后叙述了两种“报”。 (1)一种是他在襄汉居留时期看到的“系日条事,不立首末”的“数十幅书”,上面的内容是朝廷政事动态。 (2)一种是孙樵在中进士之后,“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虽然分条通报的很简单,但内容也还是朝廷大事。 “开元杂报” 外观:几十张未加装订的单页书面材料。按日记事,没头没尾,各页之间互不衔接。 内容:朝廷政事动态,带有较为明显的政府公报性质。 “报状”与“状报” (1)“报状”、“报”:传播政令及政事动态的官文书 性质:唐王朝中央政府公报 (2)藩镇驻京机构编发的情报性质的官报 “藩镇情报”由藩镇自置于京城的“进奏院”抄发,故称为“邸报”、“进奏院状”等。 小 结 唐代官报很重要, 报状状报官文书, 还有一个进奏院, 相互依存整情报。 第三节 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朝廷报纸发展于宋代 唐代的中央朝廷官报和藩镇情报到了宋代基本上合二为一。 1.进奏院在宋代的质变 进奏院由唐代地方官员的派出机关变成直隶朝廷的行政机关。 “邸报”或“进奏院状” ≠ “藩镇情报” 朝廷官报 宋代朝廷官报名“进奏院状报”、“邸报”、“朝报”等 2、 定本制度 定本:根据进奏官们采录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管编好,送请皇帝或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定本制度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宋代邸报审稿制度:只对皇帝一人负责。 限制内容如:灾难、军情、朝廷机事、未经批准的公布的臣僚章疏 等。 三、宋代的小报 1、滥觞于北宋中期,并无“小报”之名,冒名“朝报”发卖; 2、有手抄“别录单状”,也有印刷出版的“印卖都市”; 3、有影响大,传播面较广的“摇动众情,传惑天下”; 4、一产生就受到朝廷禁止,但愈禁愈盛,至北宋末年仍盛行不衰。 对小报的禁查 小报的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漏之禁。 小报通过它所刊载的稿件,对封建统治者的内外政策及其当人物所进行的指责和攻击,更使他们恼火。小报的发行人从一开始就被指为“奸人”、“无图之辈”。小报也被指为是非法出版物,受到当时各时期封建政府和当权派官员的查禁。 小 结 官报小报已分离, 政事信息好传递。 无论是否定本制, 必然连续来发行。 朝廷报纸延伸于明清 1.明代的官报 (1)明代朝廷官报“邸报”,别名“邸抄”“阁抄”。 (2)明代官报形式上重大变革:活字印刷。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史和世界新闻史上的大事件。 (3)明朝中叶以后出现京报:我国最早的合法非官方报纸。 《京报》的受众 《京报》是报房和朝廷两个积极性结合的产物。 性质近于南宋的“小报”。 邸报的读者主要是封建官吏,许多人想看看不到。小报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但是小报是私自发行,政府很难控制。出于政治上的需要,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部分邸报稿件,公开出售。 《京报》的发行 (1)清代邸报与明代邸报内容上相似,形式上由三部分组成: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奏折。 (2)印发机构:提塘是负责官报的抄传发行;六科是发抄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的机关;通政使司是收受臣僚题奏的机关。 明思宗时 北京 何光烨 “送邸报为业”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