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人物介绍重点.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之洞----人物介绍重点

张之洞 人物简介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清代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1896年,张之洞以从两江调鄂的护军营为基础,又选募新兵,参用德国军制,开始湖北新军的编练。到1907年,湖北新军计有陆军第八镇(一个师)l万余人,暂编第二十一混成协(一个旅)4600余人,是仅次于袁世凯北洋六镇的第二支强大军事力量。 1889—1907年,张之洞督鄂,推行洋务新政。张之洞建立湖北枪炮厂、湖北炼铁厂、丝麻四局等一大批民族工业,是武汉地区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次重大突破;同时,他积极引进西学,兴革教育,发展民族经济,编练新军,加强市政建设,使武汉一跃成为‘驾乎津门,直追沪上’的我国第二大近代工商业中心,(武汉)被时人誉为‘东方芝加哥’”。 湖北兵工厂 清末著名政治家张之洞的塑像矗立于美丽的武汉大学。 得了卓越的政绩,所以史学家认为他是晚清王朝得以善终的唯一一位高官。四十年的为官经历,他展示了一个封建官僚政治家思想家的胸怀。 ·他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更在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中成为朝廷柱石”;而作为涉猎广泛、富于锋芒的思想家,张之洞的所思、所言往往新 思想主张 “旧学为主体,新学为用” ——维护封建纲常,宣传洋务主张,攻击维新思想,反对变法运动。 ——主张在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前提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技艺,并以这种技艺补“专制旧制之”阙“,起清廷统治之“疾”。 张之洞与儿孙在一起合影 ? 武汉博物馆展陈的硅胶人像场景: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来自网络的历史图片:张之洞视察汉阳铁厂 汉阳兵工厂制造生产的汉阳式79步枪 汉阳铁厂及汉阳兵工厂等曾经汇聚了英国、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等各国工程技术专家达50余人,是亚洲首屈一指的钢铁巨擘,也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滥觞。 初名为湖北枪炮厂(湖北兵工厂)的汉阳兵工厂遗址在现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中段,与武汉钢铁集团汉阳钢厂(即原汉阳铁厂)相邻。 汉阳兵工厂现座落在武汉市江夏区改名为“3303工厂”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 博物馆展陈的汉阳兵工厂、铁厂地界界碑 ?武汉博物馆展陈的历史图片:左图应与上图为同一图片;右图为汉冶萍公司总务处大楼(汉冶萍公司及铁矿厂旧址位于今湖北黄石市及大冶) 当年在汉阳铁厂工作的卢森堡钢铁 技术人员 抱冰堂是纪念清末两湖总督张之洞的生祠,它位于武昌蛇山南腰。首义公园内,湖北省图书馆东边。 由张之洞建议和监修的京汉铁路,由北京到武汉全长1000多公里,从光绪二十四年动工到光绪三十一年完工,由北京到武汉全长1215公里,成为连接两地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 坐落在汉阳琴台大道和知音大道之间上的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原汉阳兵工厂火药厂原址上,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建国后最早成立的兵工院校之一,这块土地上有洋务运动风云人物张之洞实业救国的梦想,有近代著名造船专家、兵器专家——徐建寅,新四军军工奠基人——朱毅,中国的保尔——兵工专家吴运铎在这块热土上战斗生活过 张之洞的贡献 ·张之洞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实业家、革命家、教育家,是对中华名族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的全才人物。 ·张之洞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地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精华兼取并蓄,将移植文化有机结合,将工业文明引进农业文明之中。在他的为官一生中,不仅能做到公正谦和,知人善察,清廉律己,识拔奇才,勤于政事,一身正气,无片刻暇,诗文皆辍笔,并在其主政的领域取 旧纷呈,中西并列,体现出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曲折与困难;更看出他那丰满、充盈、有血有肉有凛然正气,也有难弃垢习的双重身份。他在“国步维艰,外患日棘,民穷财尽”的历史条件下,宵衣肝食,励精图治确实有所作为,其实绩颇耸动中外,日本名臣伊藤博文(1841~·909)称其为中国第一能办事之人,实非过誉:他矢抱冰握火之志,持危扶颠之心,冀挽虞渊之落日“的行为,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家世 张氏是世宦之家,四世为州县官。张之洞父张瑛,嘉庆时举人,后在贵州州县长期任职,长期任兴义府知府。与胡林翼、鹿丕宗(鹿传霖之父,河北定兴人)并称道咸贵州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