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绝热量热仪arc使用方法..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速绝热量热仪arc使用方法.

ARC使用方法1基本原理加速绝热量热仪(adiabatic rate calorimeter, ARC)是能在安全受控的实验环境下提供绝热量热数据的仪器。使用加速绝热量热仪(adiabatic rate calorimeter, ARC)对18650电池进行加热,并跟踪记录热失控发生过程温度的变化。其测试原理是,采用热电偶直接接触法对样品进行加热,再在多处安置温度传感器,包括紧贴样品的温度传感器以及测试腔顶部、底部、侧壁(PHI-TEC型无侧壁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对整个测试进行实时检测。可以得到样品温度、压力、温度升高速率、压力升高速率等随时间的变化。ARC对样品放热的检测灵敏度非常高,能准确测出放热反应的起始点温度。整个测试过程是通过在线绝热补偿进行的。其基本原理是:实际温度=样品温度+对流损失+传导损失,一般而言,反应池等条件确定时,对流损失与压力和温度有关,传导损失仅与温度有关,前提是保证样品温度的准确性。测试过程中,样品加热丝按照设定的升温程序对样品进行加热,样品温度传感器检测样品温度,测试腔其他传感器检测腔体内环境温度。测试腔体内的加热器对腔体进行加热,确保样品温度和测试腔体温度一致来保证“绝热”的效果。当样品达到触发放热反应的温度后,样品放热升温,当其升温速率超过检测限时,样品加热丝自动停止加热,腔体内的加热器持续加热仍确保墙体内环境温度与样品温度一致。最终通过热电偶加热的情况可计算出样品反应放热的情况,包括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频率因子、绝热温升、反应热等等。ARC中,温度传感器用的是K型热电偶,其量程为0-500 ℃,压力传感器的量程为0-250 bar。下图为ARC(HEL型)测试腔的示意图。图1 测试腔示意图2测试方法PHI-TEC I型将18650电池装入特制的测试池中,如下图所示:图2 18650电池测试池拧紧测试池的盖子,测试池顶端有接入压力传感器的通道,侧壁有温度传感器的接入点。将装有18650电池的测试池接入加速绝热量热仪PHI-TEC I的样品接口,并缠绕上加热丝,连接好压力传感器和样品温度传感器。关闭测试腔,打开加热开关和循环油浴开关。运行程序前先进行检漏测试。确保无漏气。检漏方法为,从测试腔上方的球阀处接入高压气瓶,施加压力,然后移除外接气体,在所有接口处涂抹检漏液(如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确保无漏气方可进行测试。PHI-TEC I如下图所示:测试池接口样品加热丝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测试腔温度传感器图3 PHI-TEC I打开软件 Win-ISO PHI-TEC I,如下图所示:图4 Win-ISO PHI-TEC I主界面在菜单栏中选择Plan→Select→Standard tests→Heat/Wait/Search程序,如下图:图5 程序选择出现参数设置窗口,设置测试参数如下图所示:图6 参数设置标准参数设置依据:一、加热参数设置1、初始测试温度。该温度设为90 ℃,该温度需要满足保证样品(电池)自身在这个温度下不会发生热失控反应,系统从室温通过直接加热,无需校正达到这个温度。若设得太高,有可能在到达这个温度前就已经发生热失控,但若设得较低,则达到该温度后需要花大量时间在阶梯升温和矫正上,根据实践知设为90℃较为合理。2、温度增量。设为5 ℃,它表示到达初始测试温度后,经过初次校准后每次升高的温度。因为已经处于加热-校准阶段,温度每升一个阶梯都要进行校准,设为5 ℃较为合理,若温度增量太大,不能在短时间内校准好温度,因此不能保证绝热,且可能在加热阶段样品就已发生热失控,但未及时进入校准和等待阶段而造成初始放热温度值不准确。而若设得太小,会增加加热-校准的次数,影响效率。3、主加热器补偿温度。该值设为0 ℃,它表示除了升温阶段外,校准阶段和等待阶段都无需主加热器进行加热,只需要辅助加热器对系统进行微调。4、初次校准时长。该值设为60 min,为到达初始测试温度后需要校准的时间。该时间一般需要设置比较长,来保证样品温度(测试池温度)和测试腔内环境温度一致。若初次校准时间不够长,温度误差会逐级积累,影响后面的温度校准情况,导致不能达到绝热的效果。5、后续校准时长。该校准为阶梯升温后的校准,在60 min初次校准的基础上,逐级升温后,只需要15 min基本就能达到环境温度和样品温度一致了。二、校准参数设置1、等待时长。该值设为10 min,它表示每次经过校准后需要等待的时长,在这段时间内,若温度曲线能保持稳定,温度差不超过检测限并不会跌落,则启动下一次加热。若出现温度跌落,说明系统不稳定,则自动进行一次长校准(60 min)才能进入下一次升温-校准。三、搜索参数设置1、最高搜索温度。该值设为250 ℃。表示如果持续阶梯的加热-校准-等待到达250 ℃后仍未出现热失控,则停

文档评论(0)

klfgk7s7fa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