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docVIP

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

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 作者:徐国帆 陈聪 叶海鹏 陈杰山 梁岩 【摘要】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致的急性肝损害及其转归。方法: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导致急性肝损害例的临床表现、肝脏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转归。结果:9例患者出现肝脏损坏时静脉胺碘酮累积量平均为1392.7mg,首日负荷量平均为182.6mg。用药后9例次日转氨酶即开始升高,d3达峰值,患者无临床症状,停药后保肝治疗,约八周转氨酶降至正常,无因肝损害死亡病例。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可以引起急性肝损害,尽管少见但具有潜在的致命性,因此监测肝脏功能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胺碘酮 药物毒性   Intraverous Amiodarone-related Hepatotoxicity to Treat Tachycardia Arrhythm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hepatotoxicity in tachycardia arrhythma with intraverous amiodarone. Method: To observe 9 cases characters of clinical and biochemistry with acute liver impaired induced by intravenous amiodarone. Result: Liver enzymes(ALT, AST) raised when average cumulative dose is 1392.7mg, only two paitents have symptoms. ALT and AST droped to normal level after intraverous amiodarone were stopped about 8 weeks in most patients. Conclusion: Intraverous amiodarone-related hepatotoxicity is rare, but it has fatal feature. Therefore, patients will be monitored to test liver enzme after intravenous amiodarone.   Key words: Tachycardia arrhythma; Amiodarone; Hepatotoxicity   胺碘酮(Amiodarone)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其不良反应包括心内的和心外的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服药后1年为74%,3年内为94%。在长期治疗过程中约有15%~50%患者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但无明显临床症状。也有报道[1~4]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时可致急性肝炎,严重胆汗淤积和肝硬变。现总结我院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致急性肝损害9例的临床表现和转归。   1 临床资料   9例均为我院2000~2005年住院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12~60(35.3±12.1)岁。基础心脏病和心功能状态见表1。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的心律失常包括“房性心动过速”1例,“室性心动过速”7例,心房扑动伴2:1下传1例。   表1 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略)   2 结果   静脉胺碘酮2d平均累积量为1392.7mg(290~3000mg),首日负荷剂量平均为182.6mg。9例患者均于静脉应用胺碘酮后次日血清转氨酶升高,连续监测血清丙氨酸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在监测过程中ALT平均值为3310IU/L,AST平均峰值为2335U/1(ALT 199~9885U/1, AST242~6750U/L)。9例患者血清乳酸脱氨酶平均峰值为3204U/L(1015~7351U/L)。患者停用胺碘酮后予益肝灵、联苯双酯及古拉定等护肝治疗,6例患者的肝酶在3周内明显下降,约八周血清转氨酶降至正常(ALT30U/L,AST36U/L);2例患者于停药后1周转氨酶降至正常;1例女性患者于停药d6血清转氨酶下降3/4,后因心原性休克死亡。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3 讨论   9例患者既往均无肝炎病史,无酗酒史,肝炎病毒学检查均阴性,其中1例有右心衰竭。每例患者于静脉用胺碘酮后次日血清转氨酶升高,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故考虑为胺碘酮对肝脏的毒性反应。文献曾有报道静脉应用胺碘酮致暴发性肝炎的病例[5~8],并有致肝衰竭而死亡的病例[8]。胺碘酮导致肝损害机制不甚清楚,可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