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术对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术对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顾晓民,贾连顺,陈雄生
【摘要】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手术对颈椎曲度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因脊髓型颈椎病实施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手术治疗患者37例,男性31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8岁。以JOA(17分法)评价术前患者神经功能情况,术前经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存在三节段的颈脊髓压迫,摄颈椎标准正侧位片,手术后同样条件摄颈椎正侧位片,采用efilm软件测量颈椎曲度数值,测量方法为沿C2椎体后缘及C7椎体后缘分别作切线,两线夹角即为切线角,按术前及术后分别记录,将病例分为两组,一组为术前切线角小于15°,二组为术前切线角大于15°。[结果]本组37例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病人术前JOA平均10.6分,术后JOA平均12.8分(P<0.05),所有病人术前切线角(18.97±7.62)°,术后切线角(25.11±10.54)°。分组结果:一组术前切线角(10.17±2.29)°,术后切线角(12.18±3.48)°,二组术前切线角(23.20±5.22)°,术后切线角(31.12±6.71)°,经统计分析病人术前切线角小于15°组术后切线角增加不显著,术前切线角大于15°组切线角术后有显著性增加。[结论]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术能够重建颈椎曲度,但对术前颈椎曲度明显变直的病例,改善的程度并不显著。
【关键词】 颈椎; 前路手术; 曲度
前路颈椎分节段减压是指在手术治疗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时,采用单个椎体次全切除加上单个间隙融合来达到前路减压的手术方式。作为一种颈椎前路手术,分节段减压改善了患病颈椎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从而能改变手术后的颈椎曲度。目前关于分节段减压术后对颈椎曲度改变的研究较少,针对本院一组分节段减压病人按Harrison椎体后缘切线方法分析术前和术后颈椎曲度的变化,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因脊髓型颈椎病由同一组医生实施颈椎前路分节段减压手术治疗患者共37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47~69岁,平均年龄57.8岁。全部病例术前均进行常规颈椎正侧位、MRI检查。X线表现颈椎生理曲度消失甚至反曲者12例;存在一个椎间隙狭窄2例,2个椎间隙狭窄6例,3个椎间隙狭窄29例;存在椎体后缘骨赘形成33例;合并椎管狭窄19例;MRI提示3个椎间盘退变、突出,局部骨赘形成,相应节段脊髓受压;22例伴脊髓信号改变;手术节段包括:次全切除椎体C45例、C519例、C613例,单间隙C3、416例、C4、56例、C5、64例、C6、711例。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主要步骤为:前路显露椎体及椎间盘前,在拟切除之椎体相邻上下2个椎体分别安放椎体钉,切除两端变性之椎间盘后,次全切除该椎的大部椎体,包括其后方的后纵韧带,充分加压脊髓及两侧的钩椎关节,适当撑开上下椎体钉,取合适长度的钛网填充切除椎体之松质骨,置入减压槽内,选择合适颈前路钢板,固定于切除椎的上下椎体。再切除另一个病变的椎间盘,用合适大小的自体髂骨或Cage填入该间隙内。
1.3 Harrison椎体后缘切线方法
在颈椎侧位片上以图示方法应用efilm软件测量颈椎曲度数值,按术前及术后分别测量并记录(图1)。
1.4 疗效评价及统计学处理
以JOA(17分法)评价术前及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数据及统计分析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处理,先行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再进行两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本组共37例病人,按术前颈椎切线角大小分为两组,小于15°为一组,大于15°为二组,两组颈前路分节段减压术前术后结果见表1。37例病人术后切线角增加有统计学意义,但术前切线角小于15°组术后切线角增加无统计学意义。 表1 按术前颈椎切线角大小分组手术后结果分析表(略)
*经方差齐性检验后按等方差两样本t检验;**经方差齐性检验后按异方差两样本t检验。
2.2 本组病人手术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所有病人手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按JOA评分法,病人术前平均10.6分,术后平均12.8分(P<0.05)。全部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有1例病人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局部换药后痊愈。
2.3 病例介绍(图2)
图1沿C2及C7椎体后缘分别作切线,所成的角即为切线角(略)
图2病例介绍:a、b为术前颈椎切线角小于15°组1个病例,手术前切线角为9°,术后12°;c、d为术前颈椎切线角大于15°组1个病例,手术前切线角29°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颈动脉体瘤病人围手术期处理.doc
-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因素探讨.doc
- 颈动脉注射黄芪血塞通结合针刺星状神经节对缺血性中风患者血浆camp与βep含量的影响.doc
- 颈静脉球瘤的栓塞治疗.doc
- 颈康灵胶囊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doc
-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doc
- 颈内静脉插管在普外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doc
- 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doc
- 颈髓损伤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doc
- 颈髓损伤气管切开影响因素分析.doc
- 智能制造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产业布局.docx
- 智能制造2025年故障诊断预警技术创新趋势.docx
- 智能制造2025年高端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技术创新与经济效益分析报告.docx
-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同步练 《美丽的颜色》(学生版).pdf
-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同步练 《愚公移山》(教师版).pdf
- 第4课时 统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docx
-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同步练 《愚公移山》(学生版).pdf
-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同步练 《与朱元思书》教师版).pdf
- 2025年甘肃省靖远三中下学期高三期末监测试卷生物试题含解析 .pdf
- 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同步练 《中国石拱桥》(教师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