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路的点点滴滴..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中轴路的点点滴滴.

北京中轴路的点点滴滴 石幢卓立号“燕墩”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燕墩在永定门外半里许,官道西”。燕墩又俗称为烟墩,取名燕山、燕京之“燕”字,“墩”意为坚实的基础,象征都城固若金汤。这烟墩就是一座高约8米的砖台,上面竖有一座清朝乾隆皇帝御制石碑,碑上用满、汉文字刻着乾隆皇帝撰写的御制《帝都篇》和御制《皇都篇》两篇碑文,这个石碑是北京著名碑刻之一。它记述了燕京建都的概况,1984年就被列为文物了,所以它是北京城重要的历史文化景观,又因为他的位置处于传统中轴线的南端,因此又是北京城南中轴线的标志性景观。 在古代,按照五行与方位的关系是: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文献记载,根据这个五行方位关系,元、明两代的北京有五镇之说,后来北京城按金、木、水、火、土五行有五个镇物:广渠门外皇木镇木,永定门外燕墩镇火,昆明湖铜牛镇水,大钟寺钟王镇金,景山镇土。南方之镇即为燕墩,属五镇之一,南方属火,所以要堆成烽火台以应之。燕墩在元代始建时,只是一座土台,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修筑外城时,才包砌以砖。燕墩台基各边宽14.87米,台面各边宽13.9米,台高约9米。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现已毁坏。燕墩顶部正中是一座石坛,坛上矗立正方形石碑一座,碑为清乾隆的御碑。石坛白石菩提座(亦名须弥座),座宽高均为?1.9米,约有20厘米陷于土中。菩提座四面雕花5层,有云、龙、菩提珠和菩提叶、牛头、马面及佛像,用浮雕法精雕出24尊水神像。碑顶覆盖四角攒尖顶方形碑盖,碑盖比碑座大些。石檐下有石雕3层,为双龙在云中戏珠、菩提珠和菩提叶。石檐上为屋脊,正中有一枚石珠为屋顶,四脊各雕一龙吻,龙首向石珠,龙身曲折奔腾,四爪张开,龙尾翘起,有呼之欲降之势。 这汉白玉石碑碑北面刻有《帝都篇》,碑南面刻有《皇都篇》,是乾隆帝手笔,皆满汉文对照,落款为“大清乾隆十八年夏四月之吉御笔勒石永定门南皋”。?这里称之为“皋”是因为永定门是皇都最外边的门,称皋门、郭门。 《帝都篇》主题是:建国选都要险德兼顾,重在厚德。碑文诗序开宗明义地指出:“王畿乃四方之本,当以形势为要”。“建都之地,无如今之燕京矣。然在德不在险,则又巩金瓯之要道也。”乾隆皇帝在诗中表示:北京西有太行,东临渤海,南襟河济,北据居庸,既方便海上交通,又得运河之利,具有其他古都无法比拟的战略地位(即“险”),所以才定都北京。主要体现了乾隆帝治国之本。 《皇都篇》描述北京历史沿革和建立清朝以来的富庶兴盛。乾隆皇帝认为:北京是中国北方重镇,辽、金、元、明均建都于此。清朝定都以来,政治稳定,京师富庶,如日中天。篇末却把话题一转,担忧地说“富乎盛矣日中央,是予所惧心彷徨。”颇有居安思危之意。 燕墩台顶四周原有高约1米的女儿墙,是仅存痕迹。燕墩北面有石门2扇,高2米,宽0.7米,“文化大革命”中一扇被毁。所存木质红漆门是1985年仿制 1984年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燕墩被划定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系燕墩本身。1990年对维修台顶部分,并对石碑碑身进行了防护处理。2004年辟为燕墩公园,规划面积1.19公顷。2009年,由于被规划为地铁14号线沙子口站出口,燕墩公园上百棵树需要移栽,但燕墩在原地又一次得到了保护。 燕墩也是民间燕京八景之一——石幢燕墩。燕京小八景,也叫民间燕京八景:东郊时雨、南囿秋风、燕社鸣秋、银锭观山、西便观羊、长安双塔、回光返照、石幢燕墩。 清代杨静山的《燕墩》诗中有云:“沙路迢迢古迹存,石幢卓立号燕墩。大都旧事谁能说,正对当年丽正门”。 (石幢,古代祠庙中刻有经文﹑图像或题名的大石柱。有座有盖,状如塔。幢即刻着佛号(佛的名字)或经咒的幡布或石柱,如:经幢、石幢。) 拆而复建的“永定门”永定门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共跨越了明、清两代。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现存城楼为2004年重建。 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北京城,平面轮廓呈正方形,只有9座城门。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初二,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的大将军徐达攻占元大都,将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为了缩短防线,以防元朝残余势力反扑,徐达下令将大都北面的城墙向南退后5里,在今德胜门、安定门一线重建。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南京称帝的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将自己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升格为“北京”。此为北京得名之始。永乐四年,朱棣下令在北京兴建。皇宫,整修城墙,预备迁都。永乐十七年,为扩展皇宫前方的空间,将原在长安街一线的南面城墙南移2里,在正阳门一线重建。永乐十九年(1421年)元旦,朱棣宣布

文档评论(0)

klfgk7s7fa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