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高血压联合用药评价.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高血压联合用药评价中国药店 2015-09-13 13:49作者:郭冀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一、联合应用降压药必须注意的一些基本要点(一)正确认识“高血压的标准”是指导用药的基础。近30年来国际上对划分高血压的标准在不断地改变之中,回顾1978年WHO的≥160/95mmHg定义为高血压,定141~159/91~94mmHg为“临界高血压”到1984年JNC-3提出≥l40/90mmHg,并提出DBP85~89mmHg为“正常血压”。此后,1999年JNC-6及WHO/ISH定出虽然高血压仍以≥140/90mmHg为标准,但130~139/85~89mmHg为“正常高限”,<130/85mmHg为“正常血压”,<120/80mmHg为“理想血压”,并明确指出“高血压的定义只是人为划分的”,是可变的。最近2003年JNC-7又提出“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的概念其目的是在120/80mmHg以上的人群尤其是55岁以上的人应当高度警惕发生高血压,应注意生活方式的改良。迄今已明确血压越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直线上升,在2002年的一项100万高血压人荟萃分析发现40~70岁的人群中,虽然随着年龄增加心脑血管危险性增加,但各种年龄段中115/75mmHg都是一个转折点,凡是>115/75mmHg,每增加20/10mmHg,心脑血管事件翻倍增加,即使在115/75~140/90mmHg,所谓“血压正常”范围,也是如此。长期单纯高血压10年后引起心血管事件仍然比无高血压增多约20%~30%。因此,血压升高是心脑血管事件很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降压治疗还应考虑有哪些危险因素共存,如糖尿病、高血脂等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加明显增加。目前的观点,就是每个病人的“正常血压”也应“个体化”对待,凡是超过此血压水平,心血管危险性就增加时,这一水平就应是这个(种)病人的比较安全的“正常血压”水平。如:当有糖尿病时不是≥140/90mmHg才开始服药治疗,而是160/80mmHg就应开始服药。高血压合并肾病蛋白尿(≥1g/d),则目标血压为125/75mmHg等。过去常提到的“J”形曲线理论,经许多研究证实脑血管病与肾病无论SBP、DBP均未发现存在“J”形,即血压过度以下降,死亡率上升的关系。但是,当合并有冠心病DBP应维持在80mmHg左右。老年纯收缩期高血压不宜DBP<65~70mmHg,以及当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有昼夜节律杓型者应注意勿将夜间血压降得过低。(二)收缩压比舒张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更密切。在过去的一些指南比较重视DBP如:1984年JNC-3制定的高血压分级以DBP来划分:90~104mmHg为轻度,105~114mmHg为中度,>115mmHg为重度。1985年JNC-4仍强调DBP≥90mmHg,二次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随着流行病和循证医学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收缩压是比舒张压升高与心血管事件更具密切关第。1999年及2003年的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都已指出划分轻、中、重度高血压标准的140~159/90~99,160~179/100~109及≥180/110mmHg。当然,对中年人单纯舒张压升高者虽然收缩压不高也应及时控制DBP,否则3~5年以后逐步出现的脑卒中等危险性会上升35%左右。因为随着年龄增长SBP会越来越高,尤其在50岁以后。(三)生活方式改良不仅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还能加强降压药物疗效。对“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人群尤其50岁以上者或有明确高血压家族史,如: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其发生率比无高血压家族史约高5倍左右。一定要警惕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主要是营养及运动),以免发生高血压。当然,即使对已发生高血压的病人,生活方式的改良是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的重要基础。生活方式改良可降增加压药物疗效,如:(1)低盐饮食(4~6g/d)可减少利尿剂排钾作用,还可以增强几乎所有降压药物的疗效,例如:同时服转换酶抑制剂(ACEI)有类似利尿剂增强ACEI降压作用,并且比利尿剂更好,因为低钠饮食不会产生低钾、高尿酸等副作用。(2)戒酒:对大量饮酒者可升压并且减弱可乐定、ACEI等的降压作用。(3)减肥:肥胖者随体重上升血压也上升,体重增加1kg平均血压上升1mmHg,由于肥胖常存在多种环节异常,如:交感激活状态,糖脂代谢紊乱,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等造成血压常难以控制,必须要以节食、多运动减重来配合降压药物治疗。(4)戒烟:当病人服用抑制交感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时心率血压得到控制,若吸烟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上升现象,抵消了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总之,虽然“指南”中提出初发高血压应先进行非药物的生活方式改良3~6个月后血压未达标时再服药。但是实践中大多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