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上语文 第六单元测验.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试题总分:12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 1、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阳夏jiǎ 社稷jì 崩殂cú 陈胜王wáng B、辍chuò耕 缟gāo素 陟zhì罚 以数shuò谏故 C、怅chàng恨 猖蹶jué 咨诹zōu 以遗wèi陛下 D、忿恚huì 存恤xù 臧否fǒu 以彰其咎jiù 2、下列加线加粗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妄自菲薄,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3、下面加线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等死,死国可乎 等:等待。 藉第令毋斩 藉:即使,假若。 B、比至陈 比:等到。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王:称王。 C、长跪而谢之曰 谢:感谢。 秦王色挠挠:屈服。 D、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回头看。 以彰其咎 彰:表明、显扬。 4、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C、 欲信大义于天下 D、 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5、下面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6、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国城镇常住人口超过6.7亿,比欧盟27国的总人口还多,众多农村人口在较短的时间内涌到城市里,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巨额的财富,大大推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也集中表现出来,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考验。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2分) A、 快速城市化有利有弊 B、快速城市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C、 过快的城市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D、 应全面看待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7——8题。(4分)望夫石【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石①【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注】①望夫石:亦作望夫山。 7、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 B.“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 C.“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 D.“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 8、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只似当时初望时”一句意思相近。B、刘诗紧扣题面,通篇只在“望”字上做文章,“望”字三见,诗意层层推进。 C、王诗在浓情重境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引起人们的共鸣。D、王诗结句含悠然不尽之意,给人以美的启示和美的享受。刘诗末句突现“初望”二字,写久望只如初望,更有力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真挚和深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9—13题。(10分) 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白乐天诗词,疑皆冲口而成,及见今人所藏遗稿,涂窜甚多。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贴之墙壁,坐卧观之,改正尽善,方出以示人。 蘧①尝于文忠公诸孙望之处,得东坡先生数诗稿,其和欧叔弼诗云:“渊明为小邑。”继圈去“为”字,改作“求”字,又连涂“小邑”二字,作“县令”字,凡三改乃成今句。至“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初云“胡椒亦安用,乃贮八百斛”,若如初语,未免后人疵议。又知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于屡改也。 (选自《春渚纪闻》) 【注】①即本文的作者何蘧。 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疑皆/冲口而成 B、渊明/为小邑C、欧阳文忠公/作文既毕 D、凡三改/乃成今句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