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少边穷区多位于经济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山区和
老少边穷地区多位于经济发展落后的中西部山区和丘陵地区,如东部的沂蒙山区,闽西南、闽东北地区,中部的努鲁而虎山区、太行山区、吕梁山区、秦岭大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井冈山区和赣南地区,西部定西干旱山区、西海固地区等。在老少边穷的界定中,是以县(市)作为基本的区域单元。
1.老区
老区是指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立的革命根据地,它们所在的县即为老区县。全国共有241个老区县,分布在17个省区市,其中78%集中于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陕西6省。
2.少数民族自治地区
民族区域自治包括三种类型,即:以一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如西藏自治区;在由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的自治地方内,还包括了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其他民族的自治地方,如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的自治地方,如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按其行政地位,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155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在全部民族自治地方中,共有县、旗、市639个。除5个民族自治区外,民族自治县比较集中的有四川、贵州、云南、甘肃、青海5省。
3.边区
边区是指沿陆地国境线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新疆建设兵团56个边境团场未在统计范围内。陆地边境县共计134个,主要集中在吉林、黑龙江、云南省,内蒙古、西藏、新疆、广西自治区。
4.欠发达地区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研究”,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出发,计算出了每个县的综合发展指数。以综合发展指数位列后20%的县作为中国县(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在中国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评的过程中,未包括西藏自治区,故参加测评的县、市、旗共计2000个〕,它就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研究中的“穷”区,据此确定出全国400个欠发达县。
5.欠发达县在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边境地区的分布状况
在老区县中,有49个县属于欠发达县,占老区县的20%(西藏除外,下同);在少数民族自治县中,有223个县属于欠发达县,占民族自治县的35%;在边境地区县中,有22个县是欠发达县,占边区县的16%。相对于老区县和边境地区县,少数民族自治县中欠发达县比例明显高于全国这一比例(20%)。从老、少、边区总体情况来看,在老少边区县中,近三分之一的县是欠发达县。
什么是国家级贫困县?
1986年和1994年,国家分两次确定了国家级贫困县331个和592个。确立国家级贫困县,其目的是为了集中力量保证供给,防止扶贫资金的分散使用。
1986年确定国家重点贫困县的标准是:以县为单位,1985年年人均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对少数民族自治县标准有所放宽。1994年基本上延续了这个标准,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超过700元的,一律退出国家级贫困县,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级贫困县。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在中西部21个省(区、市)的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确定了592个县,作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对于这些重点县,中央将集中主要资金予以支持,安排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帮扶,组织东部发达省市到西部协作帮扶,动员全国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扶贫。
为了抓好新世纪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国政府确定以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重点,并决定在上述地区确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简称重点县)。
重点县数量的确定采用631指数法测定:贫困人口(占全国比例)占60%权重(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各占80%与20%比例);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的县数(占全国比例)占30%权重;人均GDP低的县数、人均财政收入低的县数占10%权重。其中:人均低收入以1300元为标准,老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为1500元;人均GDP以2700元为标准;人均财政收入以120元为标准。
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在全国中西部21个省区市确定了592个县(旗、市)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它们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境地区和特困地区,其中老、少、边县的比例分别由八七计划的18.43%、6%上升到31%、45%、9%。据初步测算,重点县覆盖的贫困人口(625元)占全国的54%,低收入人口(865元)占57%。
重点县与八七计划的贫困县相比,新列入的89个,原贫困县出列的有51个,调整的比例为9.2%。
河 北 39 石家庄市(3):平山县、灵寿县、赞皇县张家口市 (1O):康保县、张北县、阳原县、赤城县、沽源县、怀安县、崇礼县、尚义县、蔚县、万全县、(涿鹿县赵家蓬区)承德市(6):平泉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县、围场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