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重点..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重点.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中偏向社会性质的分支领域,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大致划分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两大门派。有人综合概括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众心理和个性在团队中地位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的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从社会组织、社会规范、文化、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来研究人的心理。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一般方法论(是研究的总规则,主要包括客观性原则、验证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 ②专门方法论(是一般方法论原则在具体学科研究领域中的体现,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主要体现为三种不同倾向的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原理:心理学方法论原则、社会学方法论原则、比较文化方法论原则) ③具体方法和技术(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法) 第二章 1、什么是社会化? 儿童在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抑制某种冲动,并被鼓励获得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人所具有的特征和价值的过程,就是社会化。 2、社会化的理论 ①弗洛伊德的“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 ②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③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感觉运动阶段1.5-2岁、有操作阶段2-7岁、具体操作阶段7-11岁、形式操作阶段12-15岁。) 3、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①道德社会化(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紫格尼克效应”的完成欲与斯温森的品德形成“张力论”理论】 ②性别角色社会化 ③政治社会化 4、社会化的途径(影响因素) ①遗传物质基础(遗传素质是个体习得社会角色,进行社会化的前提条件) ②社会环境与教育(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详看社会环境与教育内容】 第三章 1、什么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对自己的心理体验,即“我是哪种人”的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比如身高、体重、形态等;认识自己的心理特征,比如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比如自己与周围人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等。) 2、根据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可划分为三部分: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 3、根据自我意识的客观现实状态可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4、自我意识的结构 ①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部分、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的心理基础) ②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 ③自我意志(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 5、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 ①自我察觉:把目光投向自己 ②自尊:你怎样评价自己 ③自我效能:你有多大信心完成这件事 ④自我控制:你能把握住自己吗 6、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7、自我效能的作用 ①教育领域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②自我效能感在职业选择中的应用 ③自我效能感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 8、自我评价是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自我意识方向和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 第四章 1、什么是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社会认知的途径 面部表情、身体语言、言语表情 3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此题了解即可) 认知者因素:价值观念、原有经验、情感状态 认知对象因素:显著性、知名度、自我表演 认知情境因素:空间距离(民族文化的因素、气质个性因素、性别因素)、背景参考 4、印象形成的主要法则 ①信息加工的主要模式(累加模式、平均模式) ②好坏评价的重要性 ③热情的中心性品质作用 5、第一印象,又称初次印象,至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主要是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印象。(第一印象在两人的交往中祈祷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就叫做首因效应) 6、近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对新得到的信息比以往所得到的信息感知更加强烈,新信息会给我们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从而是我们“忘记”以往的信息,而凭新获得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判断。 7、社会刻板印象对人们的社会认知会产生两方面的作用: 从积极方面看:刻板印象本身包含了一定的合理的、真实的成分,可以简化认知过程,你不可能快速、全面地掌握认知对象的所有特质,当知道某人属于某个群体时,根据已形成的刻板印象能够对其有个大致了解; 从消极方面看:类别化也常常会导致淹没了个体身上一些独特的东西,例如并非所有的男性都是坚强、果敢的,也并非所有女生都是娴雅温柔的。由

文档评论(0)

fg67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