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及音乐作品简介完成版改1上传.
课程论文
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及音乐作品简介摘 要
贝多芬,一个被尊称为“乐圣”的音乐家,集古典主义音乐之大成,同时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在世界音乐史上留下了最为宝贵的一笔。通过介绍他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一系列作品,在了解这位伟人的同时也更加学会感受他的音乐。
[关键词] 贝多芬 ;音乐 ;浪漫主义
目 录
摘要………………………………………………………….…………………..I
目录........……………………………….……………………………………….II
1 绪论 1
2 贝多芬的生平 2
2.1 幼年、少年时期 2
2.2 青年时期 2
2.3 中年时期 5
3 贝多芬开创浪漫主义先河 8
4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 10
4.1 贝多芬音乐作品简介 10
4.2 部分乐曲赏析 11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绪论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中如此描绘贝多芬的一生:“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以真正狂风怒号,《英雄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奏起。然而,白昼的青春尚未遭受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忧伤始终保留有一线希望。但是1810年之后,心灵的平衡被打破,光线变得怪异......”
“一个贫困、残疾、孤独、痛苦造就的不幸的人,一个世界不给他以欢乐的人,竟创造了欢乐并带给人间!正像他用一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样,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
记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是这样总结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不会因碌碌而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前,他就可以说:“我已把我的所有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认为贝多芬绝对做到了这一点,他用音乐解放了人们的审美,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所以他当之无愧是时代的伟人,音乐界的伟人。
贝多芬的生平
幼年、少年时期
贝多芬,全名为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屋的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一名歌剧演员,没有才华却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是一位厨师的女儿,第一次嫁给了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贝多芬很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启蒙老师正是其父。6岁就能作曲的莫扎特无疑给贝多芬的父亲立了一个榜样。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贝多芬也成为一位神童,约翰很早就教贝多芬弹奏钢琴。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得贝多芬在8岁(1778年)时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11岁就在剧院乐队演出,13岁就成为风琴师,并发表了3首奏鸣曲,但却显得揠苗助长。约翰有时甚至会在深夜将贝多芬从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乐才能。贝多芬因此在上学时显得注意力不够集中。11岁的时候,他因父亲财力不济而被迫辍学,因此他在学校所学到的应该不会很多;而此时的贝多芬和其他11岁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差别的。1787年,十七岁的贝多芬失去了自己最崇敬的母亲。从那以后,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
青年时期
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在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是这样形容他的样貌的:“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红色的阔脸庞,知识到了垂垂老矣之时脸色才变得蜡黄、病态,特别是冬天,当他被困于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他额头突起,宽大。头发乌黑,极为浓密,似乎梳子都未能梳通透,毛发立着,似“墨杜萨头上的蛇”。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使所有看到它的人都为之震慑,但大多熟人会弄错其细微差异。由于两只眼睛在一张褐色悲壮的脸上放射出一道粗野的光芒,人们便都以为眼睛是黑色的,其实不是黑的,二十蓝灰色。这两只很小而又深陷的眼珠兴奋或激愤时会突然变大,在眼眶里转动,反映出它们夹带着一种奇妙真理的全部思想来。他们常常朝天投去一抹忧愁的目光......”
1793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德国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等。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第一次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此后五年,他又写作了第一号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