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过数字岩心计算岩石中的流体性质.
通过数字岩心计算岩石中的流体性质
P.E. ?ren, S. Bakke, and H.G. Ruesl?tten
张杰译 翻译
杨晓宁 校对
摘要
在北海原油储层中,我们运用地质学重建技术来形成复杂砂岩相的虚拟岩石。计算机生成岩石的有效性质(如流体渗透性、电阻率和弹性模量),与这些由实际岩石的微地形图像决定的岩石性质,二者可以进行很好的对比。利用网络建模技术,我们为计算机生成岩石计算了注水相对渗透率,并将其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实验岩心样品与测出的变化范围0.3-0.7的Amott 指标在湿度上显示了很大的不同。这种变化的物理成因还有待研究,然而我们的结果明显证明,对于固定湿度孔隙水平分布条件,剩油饱和度和Amott 指标随着初始水饱和度的升高而升高。这主要是由混合潮湿孔中残油膜的稳定性引起的。当前的研究证实:对于储集岩来说,结合计算机生成岩石和数字计算来得出重要岩石和流体性质是可能的,并且是可行的。
简介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宏观岩石和传输性质现在可以直接来自于岩石微观结构的三维(3D)图像。可被用作数字计算的有效性质包括弹性模量(Arns et al., 2002),电阻率(?ren and Bakke, 2002),渗透率(Jin et al., 2004, Arns et al., 2004), 核磁共振弛豫(NMR relaxation)(?ren et al., 2002, Knackstedt et al.,2004),力学性质(Jin et al., 2003)和2-3相流体的构成关系(?ren et al., 1998, Lerdahl, et al., 2000, Valvatne and Blunt, 2004, Piriand Blunt, 2005)。因此,储集岩孔隙结构详细3D表示的获得对石油工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储集岩微结构的3D图像的获得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是随机重建(Adler et al., 1990, Hazlett, 1997, Yeoung and Torquato, 1998)。这种技术依赖于先对实际岩石2D微观图像进行测量,然后进行3D模拟,最后匹配其统计特性。现今对微层析成像随机重建的定量对比已经显示:尤其对于低孔隙度的样品而言,随机性模型趋向于忽略孔隙空间的连通性及渗透率 (Biswal et al., 1999, Manswart et al., 2002, ?ren and Bakke,2003)。
近年来,为了达到将储集岩的微构造进行数字化表示,基于地质学重建技术的程序已经建立(Bryant et al., 1993, Bakke and ?ren, 1997, ?ren and Bakke, 2002, Jin et
al., 2003)。简而言之,这些技术是基于岩石形成过程的地质学直接模拟,即沉积作用、压实作用和成岩叠加作用。对于重建来说,必要的输入参数是从二维薄片的背散射(BSE)图像中提取的(?ren and Bakke, 2002)。
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运用了基于地质学的重建技术,生成了北海油储复杂砂岩相的虚拟岩石。我们计算了原料和计算机生成岩石的传输相关有效性质,并将它们与来自实际岩石标本进行X射线微形态(微CT)图像的原料和性质进行了对比。网络建模技术被用来计算重建岩石的注水相对渗透性。预知的相对渗透性可以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样品描述
现有的储集岩样品为分选不好的砂岩,平均粒径d在140μm到900μm之间,孔隙率φ在0.23到0.27之间,渗透率在1-10达西之间。沉积环境为冲刷河道。因此,样品是非均质性的,并且经历了复杂的成岩改造,即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5-8%)和斑块状碳酸盐岩胶结物(见图1)。对岩石类型的典型岩心分析信息是可用的,包括Amott湿度测量、对三块岩心柱塞离心测量油的相对渗透率及对两块合成岩心定态相对渗透率的测量。Amott湿度指数Iwo,对不同岩石类型来说变化范围在0.3到0.7之间,平均值为0.5。
来自图1BSE(背散射)图像的孔隙度是0.236。薄片下256张这种图像的镶嵌图被用来提取必要的输入参数,以期对样品进行地质重建。通过引入粘土成分和目标孔隙度上微小的变化,已经在总共10种岩石类型上实现。关于重建法则和应用程序详细的介绍在其它地方给出(Bakke and ?ren, 1997, ?ren and Bakke, 2002, ?ren andBakke, 2003)。从一个典型的岩石样品(提取的样品直径为10mm)中获得了高分辨率的微CT图像。微层析成像是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的(Arns et al., 2004, Knackstedt et al., 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