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全解.docVIP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全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全解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 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   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起运往京都。又将原藏于金泽文库的包括宋元版的全部藏书,称名寺的宋版经卷,镰仓古寺院的大量墨宝也一并带回京都。丰臣的家将们也协助秀次蒐集,将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半岛掠夺的朝鲜古籍和宋版提供给秀次。秀次也成为16世纪末日本最大的藏书家。   1591年将关白之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位居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与秀次争夺领导权。1615年5月大今大阪之役,丰臣秀次战败自杀。秀次的藏书尽归德川。德川家康将原利足学校的藏书和金泽文库送回关东旧址,其余余下的书籍藏于自己的红叶山文库。德川本人很好学,翻刻了许多汉文古籍,如《孔子家语》、《六韬》、《三略》、《贞观政要》、《周易》、《武经七书》、《大藏一览集》、《群书治要》等。在日本翻刻的汉籍被称为“和刻本”。德川时代的和刻本主要有“伏见版”和“骏河版”。   家康在骏府(今静冈市)去世后,其藏书一分为四:一部分运回江户,其余分给尾张、纪州、水户的德川氏三家。这就是所谓“骏河御让本”。 尾张德川为此设立蓬左文库,纪州德川家设立南纪文库,水户德川的藏书则保存于藩校彰考馆。   整个江户时代,其“红叶山文库”起着一种国家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从中国运来的书籍由其优先购置,诸藩也将最好的书籍进贡给“红叶山书库”如九州大分佐伯藩主毛利高标(1755—1801)就将其藏书中精品两万余册无偿进献。昌平黉之藏书,起源于林罗山为首的林家私家藏书。到宽正九年(1797)林述斋时代林家家塾被改组成幕府的官学以来,其藏书已变成官学附属的图书馆。明治维新后归属中央行政机关太政官属下太政官文库。明治十八年创设内阁制,此文库改称内阁文库。二次大战后为国会图书馆支部。昭和46年(1971)设立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为其下属部门之一。近几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国立公文书馆行政法人化,在正式场合,“内阁文库”这一名称已经消亡。   内阁文库之汉籍目录,1889年录有《内阁文库图书假名目录汉书门》二册,《《内阁文库图书图书类别目录汉书门》二册。1900年,日本民俗学创始人柳田国男任记录课长时,将库内汉籍重新登陆,改称《内阁文库图书第二部汉书目录》,在原来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外,又收录字书、韵书、目录、类书、丛书,别立第五门。现行目录是1956年由福井保编纂的,名为《内阁文库汉籍分类目录》。编纂过程中,始终得到目录学专家长泽规矩的指导。此目录与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汉籍分类目录》一起,成为日本汉籍目录编纂的样本。 2、宫内厅书陵部   现在称作宫内厅书陵部图书馆,二战前称为宫内省图书寮。建立于明治十七年(1884),其藏书由献纳和接受两种来源。如昭和二十四年三月,一次接受的书籍仅汉籍就有18384册10568帖,以红叶山文库的藏书为主献纳较多者如古贺家之藏书(古贺精里、古贺侗庵、古贺茶溪)于明治二十二年献纳于宫内厅书陵部德山藩主毛利元次亦于明治二十九年将其中善本献于宫内省。宫内厅书陵部的汉籍藏书经神田喜一郎整理编目,分别出版有《帝室和汉图书目录》、《增加帝室和汉图书目录》、《图书寮汉籍善本目录》。 3、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国立国会图书馆”是日本的中央图书馆,其前身是“东京书籍馆”,开设于明治八年(1873)。明治三十年(1897)改称“帝国图书馆”。明治三十九年在上野开设新馆,此后馆址一直在上野。昭和24年改组为国立国会图书馆。其藏书最初是以全国各藩的藩校图书馆为主。废藩置县时由文部省接受。馆藏并不丰富,后经购置和捐赠逐渐增加。现已有相当分量。但比不上内阁文库和宫内厅书陵部。,其所藏汉籍之目录长期未进行编纂,直到1987年才出版《国立国会图书馆汉籍目录》。到1995年,才刊行其索引。 4、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日本大学中收藏中文古籍最多的要数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都是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的赔款设立的,名为京都研究所和东京研究所,均属于东方文化学院。其任务就是开展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研究。1945年日本战败后,这两个研究所分别归属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京都研究所根据所长狩野直喜的方针,重点购置收藏以清代考据学为中心的实用图书,其中就有天津著名藏书家陶湘的明清丛书数百种,共26985册。战后又接收了松本文三郎的全部藏书,以及中江丑吉与村本英秀的旧藏,内藤湖南关于满洲、蒙古的部分旧藏。其图书馆收藏汉籍珍本、善本极为丰富,仅甲骨文片就

文档评论(0)

002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