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民营书店的前景
国有网购上挤下压 民营书店前景渺茫
地产中国网 2010-2-22
3年半前,红极一时的“第三极”立志要做“全球最大的全品种书店”;3年半后,书局门可罗雀,有的是若干供应商连夜堵门,索要书款。3年多的时间,第三极书局最后的结果是亏损7800万元,并且引发了一个以卖书为“幌子”套取地块开发权的传言。
3年亏损7800万价格战是“元凶”?
通往地下一层经营场所的台阶已经用柜子堵死,书店的卷闸门也牢牢关闭——这是1月25日,第三极书局的“形象”。1月20日,国内最大的民营书店第三极书局,因经营不善,资不抵债,宣告停业。
看到如今已经倒闭的“第三极”,很多人还会想起“第三极”3年多前在万众瞩目中的华彩亮相。
2006年7月15日,第三极书局在位于北四环繁华地段的中关村第三极大厦内正式营业,书店营业厅面积近2万平方米,店内有30万种图书和10万种音像制品。当时的“第三极”雄心勃勃,打出了标语“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现身京城”的标语,并且强调书局的经营特色和服务质量。
虽然“第三极”凭借其新颖的商业模式以及书店舒适的环境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但同时惨烈的价格战阴云也从其开张之日起就一直笼罩在书局上空。一位业内人士评价说,“第三极从最初就陷入了价格战的困局,进退皆难。”比如其开业时为期一个月的促销行为,就让毗邻的中关村图书大厦感受到了威胁。
据了解,“第三极”正式营业的第一个月便推出了8.5折的优惠酬宾活动。一街之隔的中关村图书大厦也有所准备,全场图书价格在一夜之间“变脸”,执行7.5折的优惠。
这场价格战一直持续了4个月之后回到了8折,此后便一直延续。据业内人士分析,仅8折的折扣就会挤掉书店毛利的60%。而3年多的价格战很可能吃掉了第三极书局约5000万元的利润。
持续的价格战不断积压着“第三极”的盈利空间。2008年5月,从事“第三极”商业经营的北京文脉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负债率高达237%。2009年,第三极书局为了降低房租而决定搬迁。当年10月,书局搬迁至昊海楼地下一层,在原来的国林风书店重新开业,店名改为第三极书局国林风书店。直到几个月后,第三极书局正式关张。
这3年多来,第三极书局交出的答卷仅仅是——书局存货总码洋147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502万元、货币资金30万元,主要负债供货商应付账款约2000万元、储值卡约400万元、中关村文化应付款500万元,净资产负1800万元,总亏损约7800万元。
国有、网购“上挤下压”民营书店现状堪忧
从叱咤京城到“败走麦城”,“第三极”的经历似乎揭开了目前民营书商经营上的尴尬现状,为原本就不景气的民营书店市场,增添许多悲壮的色彩。有媒体认为,“第三极”的倒下,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这是图书市场竞争与重新洗牌的结果。
事实也是如此。早在2004年,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书店百荣书店便宣告倒闭;此前上海思考乐书局北京店开业不到一年就匆匆关门;中国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民营全国性连锁书店——席殊书店遍布30个省市自治区的400多座城市,然而现在其600余家加盟店或是倒闭,或是更换招牌;上海声名鹊起的明君书店有过22家直营店、10家加盟店、逾13万会员的繁盛时期,最终却拖欠职工7.3万元工资,而被法院强制关门。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副会长王笑东对媒体坦言,“过去的10年内,超过50%的民营书店已经倒闭”。如今,不光是第三极书局,连风入松、三联书韬也陷入了倒闭的传言中。
有分析人士认为,民营书店目前面对的困境,与网络销售的崛起不无关系,而低价正是网络书店崛起的“杀手锏”。据了解,目前卓越、当当等网络书店占到了出版社及文化公司30%以上的发行量,仅磨铁图书策划《明朝那些事》在网上的销售就近百万本。法制出版社的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目前网上书店销售量占到了该社1/3以上的份额。此外,网络书店对读者的人性化服务更让传统出版分销商如履薄冰,五花八门的图书设计满足了差异化读者的需求,网络销售商自然赚得盆满钵满。
当当网的相关人员就曾对媒体表示,2009年,当当的全国图书销售超过了20亿码洋,增长达到150%。当当网联合总裁之一李国庆也曾表示,当当网目前年销售额达到22亿~24亿元,占据整个中国图书销售市场10%~15%的份额。
此外,面对同为实体书店的国有书店,民营书店更是处于劣势。
据业内人士介绍,出版商都以能进入国有书店的销售网络为荣,给予国有书店的书籍账期较长,而对于民营书店,无论其规模多大,在给书数量和账期上还是有所限制,在发货速度和价格方面两者待遇也不同。而作为国有书店,仅从教材发行这一垄断性的项目中,就能获得颇为丰厚的盈利。
由此看来,曾经的“巨无霸”第三极书局的倒闭,或许只是民营书店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卖书还是卖地倒闭之后出争议
随着“第三极”的倒闭,又有媒体爆出第三极书局“以卖书为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