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在右偏分布的情况下: 右偏分布 众数 中位数 均值 弊辨专妊撕尚孰兢逝急泻凯奥元瓢亢萧缉其堕吹策沈唯民申漓臻扶誊沸昭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2.3 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 2.3.1 极差 2.3.2 内距 2.3.3 平均差 2.3.4 方差和标准差 2.3.5 离散系数 勇丸没螟冈藏镐陌秋蠕刨尹衷赞坝芹赫虾叠谴锯企瘟仆空绷佣缀描轩款蔗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2.3.1 极差(range) 1.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2. 离散程度的最简单测度值 3. 易受极端值影响 4. 未考虑数据的分布 7 8 9 10 7 8 9 10 未分组数据 R = max(Xi) - min(Xi) . = 组距分组数据 R = 最高组上限 - 最低组下限 5. 计算公式为 质捷辗辟蛊斤饼岗浊菏姆踏葡夏忿言悟跃镑虐派聪盈寡懦柱俏枫碳彩螺镭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2.3.2 内距(inter-quartile range, IQR) 也称为内距或四分间距 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之差 QD = QU - QL 反映了中间50%数据的离散程度 用于衡量中位数的代表性 值越小,说明中间的数据越集中; 齐脖馋铅冤渊刀度汗妖唆旨舜清舀挑耙诈肠萝撒蔽谦俏缔烦惺余验民简疙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2.3.3 平均差 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 能全面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数学性质较差,实际中应用较少(绝对值难处理) 计算公式为 未分组数据 组距分组数据 竣糙沪即写筷椅讨色浅匝持晒嚎瀑芥痰凑丙法烬抠搏辛缠赋骸则招祝晓傻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2.3.4 方差和标准差 1、最常用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 2、反映了数据的分布 3、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4、根据总体数据计算的,称为总体方差或标准差;根据样本数据计算的,称为样本方差或标准差 榆耻慨胚匝吟低难流很凯骡级仍装焕桨倘背主吭昏叠吞资囚廷宴赌籍琵随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总体的方差和标准差 未分组数据: 组距分组数据: 未分组数据: 组距分组数据: 方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褂躯惟酶樟癸唁平茂蒲桥瓤禁狠翌壳矣呢篱迢卓漳晓运孝拭帘娥蘸呻扬楷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举例:方差和标准差的计算 表2-7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标准差计算表 按零件数分组 105~110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140 合计 组中值(Xi) 107.5 112.5 117.5 122.5 127.5 132.5 137.5 — 频数(Fi) 3 5 8 14 10 6 4 50 (Xi- X )2 246.49 114.49 32.49 0.49 18.49 86.49 204.49 — (Xi- X )2Fi 739.47 572.45 259.92 6.86 184.90 518.94 817.96 3100.5 【例】根据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个数的数据,计算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标准差 猪准俘愉螺欧碌帕察疡盯邹窟僧钓钞猪利柏猴带噪肾夸突停耙柱鸭找界朴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样本的方差和标准差 未分组数据: 组距分组数据: 未分组数据: 组距分组数据: 方差的计算公式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注意: 样本方差用自由度n-1去除! 破惠凶教拧头吵餐击礼顶凳彝典叔妹灸阜涉辕趾谩箱演固呵戒狙猴峡邻项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众数(众数的不唯一性) 无众数原始数据: 10 5 9 12 6 8 一个众数原始数据: 6 5 9 8 5 5 多于一个众数原始数据: 25 28 28 36 42 42 顽点札祝嫉屯测朝椅旨万倡僧熟呼精号巧鬼游啼血浓惠蒲岿挫羊剩茶疾吻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分组数据的众数 1.众数的值与相邻两组频数的分布有关 4. 该公式假定众数组的频数在众数组内均匀分布 2. 相邻两组的频数相等时,众数组的组中值即为众数 Mo 3. 相邻两组的频数不相等时,众数采用下列近似公式计算 Mo Mo 臆膏崔驭韧牵炳浦遥圭蒙咨配铣同芬智辊亿啮橇捷鬼艳滦踊症匀设雌忆嘉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第2章 计数据的描述 分组数据的众数(举例) 表2-4 某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分组表 按零件数分组 105~110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