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超级宝典第四章方剂学第十七单元.docxVIP

中医超级宝典第四章方剂学第十七单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超级宝典第四章方剂学第十七单元

第四章 方剂学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考点一 概述(一)适用范围用于各种水湿病证。 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二)应用注意事项(1)祛湿剂用药多苦辛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易于耗伤阴津,素体阴虚津亏者慎用。(2)辛燥和滑利之品有损胎元,孕妇慎用。■考点二 燥湿和胃1. 平胃散(《简要济众方》)【组成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趣味记忆】厚猪皮炖姜草枣(厚术皮?姜草枣)。【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证候】湿滞脾胃证。【配伍意义】方中重用苍术为君,燥湿运脾。2. 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药物】藿香、白芷、紫苏、厚朴、半夏、曲茯苓、白术、大腹皮、陈皮、桔梗、甘草(生姜、大枣)。【趣味记忆】紫白猪的陈腹皮半指厚,用姜草枣烀更香(紫白术的陈腹皮半芷厚,用姜草枣茯梗香)。【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证候】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配伍意义】藿香为君,解表寒,化里湿,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配伍特点】表里同治,以治里为主。■考点三 清热祛湿1. 茵陈蒿汤(《伤寒论》)【组成药物】茵陈蒿、栀子、大黄。【趣味记忆】茵陈治黄(茵陈栀黄) / 大黄蒿子。【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证候】湿热黄疸证。【配伍意义】方中茵陈蒿为君,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为治黄疸之要药。【配伍特点】利湿与泻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2. 三仁汤(《温病条辨》)【组成药物】杏仁、白蔻仁、生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白通草、竹叶。【趣味记忆】(1)三人后半夜通话(三仁厚半叶通滑);(2)三仁杏蔻薏苡仁,三仁朴通滑夏竹。【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证候】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配伍意义】杏仁宣利肺气以开上,蔻仁芳香醒脾以畅中,苡仁甘淡渗利以疏下,三仁合用为君。【配伍特点】(助理不考)宣上、畅中、渗下,从三焦分消湿热病邪。3.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药物】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木通、山栀子、大黄、灯心草、炙甘草。【趣味记忆】八正登华山用黄草编木车卖(八正灯滑山?黄草萹木车麦)。【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证候】湿热淋证。【配伍意义】方中木通、滑石清热利湿,利水通淋,共为君药。4. 甘露消毒丹(《医效秘传》)(助理不考)【组成药物】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滑石、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趣味记忆】秦香莲飞石射茵陈,石菖蒲搏斗被捅(芩香连飞石射陈,石菖蒲薄豆贝通)。【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证候】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配伍意义】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共为君药。5. 连朴饮(《霍乱论》)(助理不考)【组成药物】制厚朴、制半夏、川连、香豉、焦栀、石菖蒲、芦根。【趣味记忆】连朴芦根淡豆豉,菖蒲半夏焦栀子。【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证候】湿热霍乱。 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6. 当归拈痛汤(拈痛汤)(《医学启源》)(助理不考)【组成药物】羌活、防风、升麻、葛根、白术、苍术、当归身、人参、甘草、苦参、黄芩、知母、茵陈、猪苓、泽泻。【趣味记忆】陈妈葛母人干哭,谢芩疯抢三贵猪(陈麻葛母人甘苦,泻芩风羌三归术(猪))。【功用】利湿清热,疏风止痛。【主治证候】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7. 二妙散(《丹溪心法》)【组成药物】黄柏、苍术、姜汁。【趣味记忆】二妙苍黄柏。【功用】清热燥湿。【主治证候】湿热下注证。 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考点四 利水渗湿1. 五苓散(《伤寒论》)【组成药物】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趣味记忆】谢玲玲说白猪贵(泻苓苓?白术桂)。【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证候】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配伍意义】方中重用泽泻直达下焦膀胱,利水渗湿为君。2. 猪苓汤(《伤寒论》)【组成药物】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趣味记忆】猪岭上,谢玲玲滑十跤(猪苓汤,泻玲玲滑石胶)。【功用】利水,养阴,清热。【主治证候】水热互结证。【配伍意义】方中猪苓、茯苓淡渗利湿,泽泻、滑石祛湿兼以清热,合而除内停之水热。3. 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组成药物】防己、黄芪、甘草、白术(生姜、大枣)。【趣味记忆】(1)黄草房生大白猪(黄草防生大白术);(2)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枣生姜。【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证候】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配伍意义】(助理不考)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能行水共为君。■考点五 温化寒湿1.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组成药物】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主治证候】中阳不足之痰饮。【配伍意义】(助理不考)《金匮要略》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文档评论(0)

dsf80fhg0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