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言情与李清照词
“诗言情”与李清照词
摘要 “诗言情”是诗歌的本质之一,从陆机最早提出“诗缘情”这一命题至后世千百年,被很多文人肯定,并且运用于诗歌当中。纵观中国诗歌发展史,以诗言情的作家不计其数,李清照无疑是其中出色的 一位。她的词,主题主要包括闺中之思,思妇之伤,家国之恨及其他,这些作品均因情而作,更因情而美。
关键词 诗言情;李清照;词
“诗言情”是诗歌的本质之一,即诗歌就是为抒情而作的,这里的“情”指的个体之情感,是对生命及人生的思考。先秦到清朝1840年这几千年之中,中国古代产生了数不胜数的诗歌作品。纵观这些作品,有人不禁要问:这么多的诗歌,古人创作它们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卖弄文采,或者只是作者的无病呻吟?显然不是。诗歌创作之初,古人早已明确自己的创作目的,那便是“言情”,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可以找到一些“诗言情”的影子。《诗经》总三百零五篇,有的或表现男子追求女子爱而不得的忧愁(如《周南·关雎》《周南·汉广》),或阐明士大夫对君王为政之道的怨怼(如《大雅·瞻卬》),又或渲染祭祀场面之欢乐祥和(如《周颂·良耜》)……无论如何,一首诗歌当中,总是要表现些“情”的。当然,在那个时候,“诗言情”的命题只是表现在诗歌之中,还未真正地被提出来,第一个提出“诗言情”这一命题的人是陆机。
一、“诗言情”的发展历程
上面说到,“诗言情”的说法可追溯到《诗经》,这可以从孔子的言论中的得到佐证。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中,《诗》“可以怨”说《诗》的功效之一便是抒发怨愤,而这种怨愤未尝不可看作一种“情”。西汉时候,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说道:“《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人意有所郁结”,这里的“郁结”的自然是一种“情”。司马迁不仅在《诗经》中体会到了这一点,还在屈原的作品中有此体会。他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在不断发展,文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魏晋南北朝这个动荡的年代,滋养着文学的大变革大发展,同时也滋养着文学理论的繁盛。西晋文学家陆机在其文论名作《文赋》里说“诗缘情而绮靡”,“诗言情”命题正式诞生。这句话是说,诗歌抒情而华丽。从另一个方面想,若诗歌无抒情之意,那它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这一命题使得诗歌抒情本质得以强化,逐渐脱离政治功利性,真正为个人情感服务。自此,“诗言情”传统由魏晋文人五言诗的创作实践发扬光大,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陆机之后,不断有文人肯定并推崇诗歌的抒情本质并将其扩展到其他形式的文学创作,如文章。南朝文学家、史学家沈约说:“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很显然,这里的“志”指的是“情”。情志在内心涌动,就要表现为歌咏。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他的文论著作《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到:“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后来,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成为继陆机之后,又一个充分肯定诗歌抒情本质的文人。他说:“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意,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请注意,以上沈约、刘勰和钟嵘关于文或诗与情的关系,均是情先产生,然后作者借助文或诗将其表达出来,不是作者为成功作成一文或一诗而刻意捏造一种个人情感。“昔诗人什篇,为情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闻者靡丽而滥烦。”只有真正为抒情而作的诗歌才能感动人,换句话说,任何广为传唱的诗歌都是蕴含了情感在的,而那些为创作而造情的诗歌,只是徒增“靡丽滥烦”罢了。
二、从李清照词看“诗言情”
第一节中说到,“诗言情”传统由魏晋文人进行五言诗的创作而发扬光大,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读魏晋以后的诗歌,感受尤深。李白最脍炙人口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因其浓浓的乡情激起无数背井离乡之人的共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忧国忧民之心感天动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这一份难舍难分之情催人泪下……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接下来,笔者以李清照之词为例,为读者解析李清照酸甜苦辣的个人情感。
一代词宗李清照,是齐鲁大地孕育出的最杰出的女儿。尽管如此,李清照的存世之作并不多。从徐培均先生所著的《李清照集笺注》一书来看,李清照存世之词仅六十阙,这其中还包括七首存疑之作。根据主题,笔者对这六十阙词(笔者暂且把七首存疑词看做李清照的作品)进行粗略分类,结果如下(仅代表个人意见):
主题 词数(首) 作品 闺中之思 15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淡荡春光寒食天” “髻子伤春慵更懒” “莫许杯深琥珀浓” 《点绛唇》“蹴罢秋千”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近” 《庆清朝 《鹧鸪天·桂花 《减字木兰花》 《双调忆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