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精典课件外城市建筑史
* 而到了民国时代,则采取由政府组织统一设计方案以推广传统文化为主的形式。 南京中山陵 广州中山纪念堂 * 最早派往国外的以学习土木工程建筑为主的留学生,回 国后在政府工程、军事建筑、民间公用建筑中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规划设计。 南京中央医院 其中较著名的有清末陆军部的建筑群,国会议事堂等。中国营造学社早期建筑师的设计,如上海中国银行、南京中央医院等,都是最早在西方建筑形式的细部中采用成熟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尝试。 清末陆军部 * 外国建筑师也较成功地在现代工程技术基础上运用了中国古典建筑形式。如北京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旧北京图书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其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在当时是较好的一种仿古近代建筑形式。 * 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前,城市规划和建筑的高等教育接受的完全是欧美的技术思想,如当时清华、中央大学教的是美国大学的教材,同济大学教的是德国大学的教材。工程技术骨干大都是些欧美学校的留学生。 而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规划技术,完全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技术体系,其发展不到30年的历史,应该是一种不完全成熟的理论,但却要全盘推广到中国来。因此就产生了很多矛盾,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实际。 在20世纪50年代,全部“一边倒”向前苏联学习。这种学来的外来技术,在一定时期也取得了比较顺利的发展,形成现代城市规划的第一次发展高潮。在这次高潮中,当时的技术人员、教职员工、特别是毕业的学生,只知道前苏联。 (3)中国现代的城市建设与规划 * 在计划经济影响下的城市规划,受经济困难的影响,也有不少曲折,出现了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局面,出现了在十年动乱期内停滞的局面。因此,计划经济下的城市规划实践,是一种缺乏根据、缺乏经验的实践;但也取得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在这过程中,如何发扬自己民族的特色,将保护优秀文化遗产作为时代的一种技术特征,是建筑师们研究的一大课题。 现代中国城市规划的后30年发展,最大的特点是实现了巨大的跳跃式的发展。其前进的速度与日俱增,而且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在技术上的储备(包括人才培养、教材、实践经验总结)则是跟不上的。但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大中小城市都在迅猛发展。综观这后30年的城市规划,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发展之快世界罕见,积累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 * 二、外国城市建设史 ( Urban History of West ) * 公元前3000年,在小亚细亚、古埃及等古文明地区就有城市。在古代的两河流域,著名的城市有乌尔城以及新巴比伦。 乌尔城有城墙和城壕,面积约88 hm2,人口约30000—35000人。乌尔城平面呈卵形,王宫、庙宇以及贵族僧侣的府邸位于城市北部的夯土高台上,与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区间有高墙分隔。乌尔城内有大量耕地。 (1)古代的城市 * 在公元前2800年,古埃及英霍特受埃及法老之命规划孟菲斯(Memphis)城市的总图。据说他以死城撒卡拉(Sakkarah)的映象规划了作为生命载体的孟菲斯城的布局,这反映了古埃及文明时期,城市规划思想受到对死神、对自然力神秘崇拜的影响。英霍特以古埃及文明中对于人的灵魂永生,千年后复活,而人只是短暂在世的信仰,将陵墓、庙宇以及狮身人面像等规划选址于城市的主要节点。孟菲斯内城与陵墓区的用地规模基本相等,均坐北朝南,遥相呼应。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经历了奴隶制的民主政体。当时的城市(如米立都城)广场和公共建筑(如神庙、市场厅、露天剧场等)取代了宫殿,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核心。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城市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当时,除了道路、桥梁、城墙和输水道等城市设施以及公共浴池、斗兽场、宫殿等供奴隶主享受的设施外,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大量建造宣扬帝王功绩的设施。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了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古希腊的方格网道路城市从指导思想方 面与古埃及和古印度的方格网道路城市存在 明显差异。希波丹姆模式寻求几何图像与数 之间的和谐与秩序的美,这一模式在希波丹 姆规划的米列都城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 * 公元前的300年间,罗马几乎征服了全部地中海地区,在被征服的地方建造了大量的营寨城。营寨城有一定的规划模式,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中间十字形街道,通向东南西北四个城门,交点附近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与官邸建筑群形成的中心广场。古罗马营寨城的规划思想深受军事控制目的影响,以在被占领地区的市民心中确立向着罗马当臣民的认同。 公元前 1 世纪的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Vitruvius)的著作《建筑十书( De Architectura Libri Decem )》,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