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公司治理顽疾葬送迪康集团
智慧365-在线学习企业培训
学习管理之公司治理顽疾葬送迪康集团
2006年3月8日,迪康集团总部大楼门口,面对公司9位高层,迪康集团董事长曾雁鸣神色凝重:“由于各种原因,公司搬离了这个地方,但还是辛苦大家了……”当时,迪康为了解决债务危机,不得不卖掉总部大楼。
两年后,2008年6月19日,四川蓝光集团以3.2亿元拍下迪康药业29.9%股权,成为迪康药业的实际控制人。曾雁鸣15年的心血化为泡影,迪康产业控股集团改嫁他人。
很多人认为,迪康集团败在过度扩张、决策失误、用人不当等。而我认为曾雁鸣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这是很多民营企业难以跨越的坎。
百亿集团神话
迪康集团的前身为“成都迪康制药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由曾雁鸣和成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共同出资组建。创始人曾雁鸣用“绿色药品”的理念和强势电视广告让迪康药业一举成名,实现了创业初期的高速增长。
1998年8月,迪康成功兼并四川长江制药厂,改名为“重庆迪康长江制药有限公司”,成为1998年三峡库区对口支援最大的项目。
2001年2月 ,股份制改造完成后,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4.97亿元。不到8年的时间里,曾雁鸣完成了创业到上市的成就,成为当地非常成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典范,特别是对国有企业的成功收购、改造和上市,在当时获得非常高的评价,得到了很多市和省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2001年到2003年之间,迪康在产业链内外闪电完成了一系列的兼并和重组,到2003年底,迪康集团迅速扩张为大型产业控股集团,旗下资产包括四大产业公司、数十家分(子)公司和驻处机构,其中有四川迪康科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人民商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上市公司,形成了包括医药制造、医药流通、零售百货、金融信托四大产业的战略格局,拥有资产和管理资产已达100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超过10000人。
迪康的闪电扩张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放手空降兵大跃进
迪康管理决策真正的转折点发生在2001年。就在2001年底,曾雁鸣决定引入职业经理人促进企业的发展,希望实现控制权与经营权相对分离。2001年12月,曾永江等高级管理人员加入迪康集团,分别任迪康集团总裁与副总裁,以及收购企业的董事长等要职。
曾雁鸣放权后,曾永江和他的管理团队主导了后面两年的集团发展大计,正是这两年大大小小的资本运作,给迪康带来灭顶之灾。
2001~2002年,迪康药业在成都自建了近10家连锁药店,并收购了重庆和平连锁药房。为了大力发展药品零售和分销业务,迪康集团还购得成都大片土地,准备建成西南最大的药品批发和配送中心。当时许多医药企业欲在药品分销体系改革中分一杯羹,开连锁药店被认为是最大的发展机会,原因有二:药品分销对药品采购有巨大的影响力;流通企业可以获得良好的现金流。
迪康进军药品连锁零售行业或许还可以看做是产业链上的延伸,2003年6月,迪康集团投入3.01亿元收购了成商集团65.75%的股权,却让外界颇多猜测。其动机可能是过分看重零售行业良好的现金流,又或者是急于做大做强的强烈愿望,甚至还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例如响应国家国退民进的号召等。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同样在2003年,迪康集团收购了衡平信托,再通过衡平信托控制了宝盈基金。一个中小型规模的药品制造企业进军金融服务业,这是一个非常冒进的举措,结果证明这是完全不同的行业,有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
由于过度扩张造成集团资金紧张,迫使迪康集团占用或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甚至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关联交易解决资金困境,加上上市公司和被收购企业亏损,银行终止贷款,2005年,迪康集团危机终于全面暴发。
事实上,曾雁鸣已经嗅到危机,2004年年中,他重新掌权,出任集团董事会执行主席与总裁一职。但此时局势已经很难逆转。随后,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上半年,曾永江等一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相继离职。
关于金融安全的考虑
金融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抵御国内外冲击、保持金融秩序和金融体系正常运行与发展的状态,它是经济安全的核心。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波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影响程度越来越深,金融危机的频率也有加快的趋势。从宏观层面看,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的因素主要来自游资、金融创新、外汇储备和农村金融体系等方面:
一是游资。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生产性资本是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它的增加有助于产业和经济的发展。而没有固定投资领域的流动性资本,即通常所称的游资,根本不关心产业的发展,只关注进入的成本和退出的收益。在国际上流动的游资称为“热钱”,现在每天国际资本流动达2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新初一分班英语试卷.doc VIP
- 中经金融高频考点.doc VIP
- 竞聘演讲稿经营管理部部长.pptx
- 学堂在线 中医养生方法学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整村授信专题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科技强国爱国主题班会《科技强国 强国有我》课件.pptx VIP
- 《常州武进常州燊荣金属科技有限公司“1·20”较大粉尘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警示教育专题培训.pptx VIP
- 智能化弱电工程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标书范本.docx VIP
- 行业分类专题研究:行业分类标准2.0版及修订说明-20200102-中信证券.pdf VIP
- 深圳市翰林学校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