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第二节万家灯火》
第三章 战时和战后
第二节 “影戏”电影统治地位的确立
现实主义的深化——以《万家灯火》为例
【教学目的】 了解中国第二代导演及其代表作,中国电影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从内容到技术、艺术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中国这时期电影的经典作品及其民族特色
【教学难点】
中国这时期电影的经典作品及其民族特色
【教学方法】 视频观赏、赏析法、讲述法等【教 具】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地点】?1号楼
导入新课:
回顾:上节课分析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它标志着影戏电影的成熟,是忧患史诗性影片。以戏剧式结构模式结构影片,以张忠良为主线,三条线索共同推进融合,塑造了三个女主人公,用不同的人物代表不同的社会力量,有官僚统治阶级、抗日民主分子、有被侮辱被损害的普通百姓,有汉奸走狗,揭示了各种不同的生活侧面。采用了非常鲜明的对比手法,还有独具神韵的意境追求。月亮的7次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歌声的渲染,都很有意境。战后的影坛,除了这种忧患史诗性影片之外,还有另一类反映社会现实的影片。《万家灯火》就是一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标志着战后现实主义的创作高潮。
讲授新课
二、现实主义的深化
《万家灯火》:阳翰笙编剧、沈浮导演。拍摄于1948年,由沈浮导演,蓝马、上官云珠、吴茵主演。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影片,影片展示出国统区的黑暗,小市民家庭的挣扎和艰难困苦中,下层民众的团结与抗争。1995年,被上海影评协会列为“中国电影90年十大名片之一”,并授予上海影评人奖。在中国电影史上,《万家灯火》的导演沈浮是圈中一位名声在外的大好人,他更是被毛主席笑称为“天真的朋友”。但是他手中的作品却多显深刻。
沈浮:1933年加入上海联华影业公司。抗战爆发前,创作了《出路》《狼山喋血记》等近十部影片。后加入昆仑影业公司,代表作有《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编剧)。
(一)故事梗概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胡智清在国统区一家贸易公司当职员,努力工作,妻子又兰持家有方,一家三口勉度温饱,不巧,在农村的母亲和兄弟一家因为农村经济破产前来投靠,生活负担加重,也导致了婆媳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胡智清因不满经理钱剑如的投机行为而被解雇。弟弟春生在街头擦皮鞋,又无辜挨了钱剑如的毒打。最后,怀有身孕的妻子出走,胡智清胡智清被怀疑偷了钱被人暴打又遭遇车祸,最后,胡志清意识到:生活中的矛盾不是由于哪个人的错误导致的,“是年头不对”,流露出要团结起来变革时代改变个体命运的愿望。
(二)艺术特色:写实主义风格。
1、人物选择的平民化和取材日常化:
与抗战时期的电影不同,它完成了叙事视角由英雄到普通人的转换。抗战电影主要通过对英雄的颂扬来激励人们的民族精神和奋斗意志,战后电影则将镜头对准了市民和普通知识分子,从普通人的日常化生活的角度来把握历史、探讨人生。
与战后忧患史诗电影也有所区别:不直接涉及政治事件和斗争,人物是没有传奇经历的普通人,不靠尖锐的外部戏剧冲突吸引观众。重在从细致的日常化的生活描写中揭示出生活的矛盾,真实地描写出战后小资产阶级的分化和失业、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日益艰难的广阔的社会现实。
平淡中见奇绝:
影片以生活流的叙事方法和表现手段,体现出素描般的艺术风格。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是靠看似平淡的生活流程的真切描写展现来完成的,从住房、谋职、工作态度、夫妻相处和婆媳关系等生动具体的生活场面,描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看似琐碎噪杂,实质平凡而有深味。
开头,对普通人日常生活流程的真实展现,创造出一种极富有亲和力的现场效果,表露出创作者对凡俗人生的关怀热情。开头的设置还有一个深意,就是这个兢兢业业的公司职员的生活表面上看来似乎很稳定,然而实际上脆弱得不堪一击,当母亲带着一家人从破产的农村来到上海投奔他时,他却犯了难。
大家看开头夫妻间的谈话。(11:36)
他母亲和弟弟一家来了,他却无力承担起这一家人的生活重任,最后失业,使得婆媳矛盾重重,怀孕待产的妻子负气离家出走。甚至险些断送了这个家庭?前面的温馨与后来的凄凉形成强烈反差。它启发人们思考,是谁造成了这一家人的生活无着?是他妻子吗?不,她是个善良的人,善于理家,对婆婆弟弟一家也不错。是婆婆吗?农村破产,她不投靠儿子靠谁?是他工作不努力吗?也不是。是“年头不对”。
朴素中见张力
为了承载揭示社会矛盾的主题,它使用了严格的现实主义的手法。整个影片情节和矛盾的推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日常化的朴实无华的细节来完成的,在朴素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内在矛盾的张力,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这种朴素中,我们可以看到30年代电影《春蚕》一类影片的影子。
如:晚上休息一段。写出了住的窘迫。(26:18)(46:30-)
如:裁衣一节,写出了穿的窘迫。(49:50-)
如:吃肉一节。写出了吃的窘迫。(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