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4.O1[2013·福建卷]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上下相安利国益民强制去富以抑其骄竭力济贫以抚其忧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解析] 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意在要求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项。,O2[2013·江苏卷] 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答案]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解析]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孝悌……仁之本”作答;第二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一家雍睦(和睦)”“同宗相处”作答。第(3)问的“态度”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孝顺父母,尊敬4)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2013·重庆卷] 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 )韩非子 B.孟子董仲舒 D.朱熹 [解析] 本题以文字材料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和“天命攸(所)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发展儒家思想,他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进而形成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为基础,带有C项符合题意。[2013·浙江卷] 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教育,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故①与题目中的信息“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相符;朱熹建立白鹿洞书院,讲学授徒,故③与题意相符;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创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教授哲学,故④与题意相符。本题应选C项。,O1[2013·山东卷] 《周礼·考工记》载,建造王城,九里见方,四周各三门,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宫城之左为宗庙,右为社稷,前为朝,后为市。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中央集权 B.中正有序敬天法祖 D.君权神授 [解析] 本题以周代王城的建筑风格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联系所学知识判断,A项出现于战国时期,D项出现于汉代,与题干时间不符,皆排除;C项中的“敬天”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王城的建筑风格非常规则、有序,在当时政治领域的反映就是宗法分封制所要求的“中正有序”。故选B项。1.[2013·连云港模拟]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 ) A.维护周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3课 辛亥革命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3课 宋明理学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形成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考历史 真题按课汇编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新人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