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VIP

高考历史大二轮考前回扣练 考点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头二三春,近日茶商之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及二春至诸多,则价骤降。”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  ) A.中国茶叶大量销往国外 B.外商操纵中国茶叶的价格 C.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商抑制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依据材料“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可知A、D两项正确;由“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倍其值以买之”“则价骤降”可知B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的信息,故C项符合题意。 练后反思 上题中A、B、D三项均能在材料中找到对应的语句,而C项在材料中并没有反映。答题时要紧扣题目要求,而不能想当然。 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这表明西方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  ) ①使中国社会传统的经济生活开始改变 ②使中国传统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③在一定程 度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④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外国商品的输入造成中国“女红失业”“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故①③正确;由“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可知②正确。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列强的经济侵略不会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④表述错误。 审题关键 解题时要特别注意选择肢中的程度性词语,分析这些词语运用是否得当。 3.厘金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答案 C 解析 由“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可知,厘金制度加重了对民族工业的盘剥,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削弱了本国商品的竞争力;结合“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分析可知,厘金制度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因此,A、B、D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厘金原是一种为临时筹款而征收的商业税,与重农政策无关,故本题选C。 练后反思 在历史学习中要学会用所学知识定位陌生的概念,不能一看到陌生概念就束手无策。 4.假如你的家族是解放前的民族资本家,那么,你的家族不可能出现的经历是 (  ) A.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纺织厂内迁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洋布畅销,贩卖洋布赚了一大笔钱,投资了一家纺织厂 C.一战期间,纺织厂发展势头强劲,规模不断扩大,利润丰厚 D.解放战争时期,因多种原因,纺织厂最终倒闭 答案 B 解析 注意关键词:民族资本家。民族工业出现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尚未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符合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但均不符合题意。 审题关键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识记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5.阅读下表,判断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 “张一元”企业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00年 安徽人张文卿于北京花市创办“张玉元”茶庄 1908年 在前门大栅栏开办第二家茶店,始称“张一元”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开始利用电台、电影等进行广告宣传 A.该企业创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在第二家茶店开业之初,经常有穿着旗袍的女子和穿着中山装的男子出入茶店 C.20世纪30年代安徽商人非常重视广告宣传,电台应用于商业活动 D.“张一元”企业此时不可能通过商情类报刊进行广告宣传以促进产品销售 答案 C 解析 从表中可以得出该企业创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此排除A;中山装出现于辛亥革命之后,排除B;早在19世纪,中国已出现报纸杂志,因此D项说法错误。 6.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曾说,“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