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能力训练按题材分类
【能力训练】
一、伤别离情类。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3、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细味文意,这首诗的首联“偏惊物候新”的“惊”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要“惊”? (2)体味中间两联几个动词“山”、“渡”、“催”、“转”在诗中描写的作用?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诗人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前后两层意思是否相悖?这样写妙在何处?5、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6、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注]首联“戍”字,名词,堡楼。颔联“汉阳渡”系长江渡口(旧址属今武汉市),由此向西北千里,南岸有“郢门山”。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该诗是苏轼在中秋与其弟弟苏辙相聚时所作。
(1)请分析前两句中“溢”和“转”这两个动词在诗句中的作用。(2)全诗前两句写景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注]那:奈何,为什么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1)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
⑵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二、咏史类
12、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1)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2)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13、阅读下面二首怀古咏史诗,完成以下题目。
(今陕西临溪县南)的唐代行宫,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游乐之地。②新丰:唐县名,在陕西临津东北,离华清宫不远。⑧渔阳:唐郡名,是范阳节度使所统辖的八个郡之一。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这里用渔阳指代安禄山反叛之地。④霓裳一曲:《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舞曲。
(1)两首诗均有炼字精确而语义深沉的特点,试分析第一首的“笑”字和第二首的“破”字有何深意。(2)“无人知是荔枝来”中的“无人知”三字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感情,试作分析。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昭)与禅宴,为之作故蜀伎。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1)作者在尾联使用的典故有什么含义?(2)全诗除了使用典故之外,还用什么手法阐明了什么道理?
15、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问题:
你认为词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词中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17、阅读戴叔伦的《题三闾大夫庙》,完成诗后练习。
问:“诗眼”是一首诗中最能体现诗歌主旨的字或词,你认为,本诗诗眼是什么?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2)分析此词的艺术手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题。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原因。2)请结合词的下阕,简要分析词人内心的情感?
20、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1)、(2)两题。
(1)同是写梅,两首词都运用了的
(2)、同是借物抒怀,但两首词寄托的深浅有别。结合词句分析。、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来写晚春?2)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题目。
2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2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你认同前人的评论吗?② 100字) 、阅读下面唐诗和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注]
请就两诗的内容和风格(或情感)作一简单比较,谈谈自己看法。
2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注]①萧关:古关塞名,故址在宁夏固原县。②幽并客:指幽州、并州武勇之人。 ⑧紫骝:骏马名。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