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养生的词汇其实与弓弩有关
有关养生的词汇其实与弓弩有关
专家简介:
胥荣东,男,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针灸学会针灸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大成拳研究会常务理事、副会长。曾担任外交部派遣的援外国家医疗小组专家,曾担任瑞士法语区MONTREUX中医中心中方专家,日本关西气功协会指导顾问。喜欢考据学与收藏,藏有新石器时代砭石及古玉、战国错金铭文青铜剑及青铜针具,为研究针灸原始针具等提供了相关实物。
在《黄帝内经》中,经常有“弦”“弓”“机”“矢”“弩”“镵”等字出现,这和当时人们多精于弓弩习射的历史背景是有密切关系的。后世尚武之风已渐趋式微,弓弦等物不容易随手触摸到,对于“弦”脉,也就只好用“如按琴弦”来比喻了。又因为对于“弩机”不太熟悉,所以对于“上守机”等的语义也就只好用引申义来解释,但我们如果从其本义去理解的话,则更容易体会原文的语境与语意。
是“弦”脉不是“玄”脉
“弦”字在《黄帝内经》中出现比较多,许多人常将其误读作“玄”。《说文》释曰:“弦,弓弦也,从弓,象丝轸之形。”其中多用于对于脉象的描述。《黄帝内经》中出现的的“弦”一般指的是弓弩之弦,偶尔也有“如按琴瑟弦”的情况出现,但那是极为特殊的情况。比如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有这样的论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说明一般情况下的弦脉指的是触摸普通弓弩之弦的感觉,也就是如按“新张弓弦”以外的弓弦,其手感和缓而较粗,没有“新张弓弦”那样急劲。
后世尚武之风已渐趋式微,自然弓弦不容易随手触摸到,也就只好“如按琴弦”了。比如唐代医家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五脏脉诊》中,注释“平肝脉来,濡弱招招,如揭长竿,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时写道:“肝之弦脉,独如琴瑟调和之弦,不缓不急,犹如人高举行杆之稍……”但实际上,如果大家除按一下琴弦后就会发觉,即便是琴瑟调和之弦,也是很紧的,“不缓不急”是从音色的效果角度来讲的,所以调音师是从声音上来判断琴弦是否“不缓不急”,而不是从琴弦的松紧上来判断。因为琴弦极细,所以像“如按琴弦”的脉象是极少见的。假如弦脉到了“如按琴瑟弦”的状态,那是很危险的,说明病人已经无可救药了。比如在《素问·玉机真藏论》中有这样的论述:“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可见琴弦与弓弩之弦的区别是很大的。弓弦比因为较粗,虽然拉弓矢的力量很大,但也可以用手指直接去拉紧弓弦,当然更为专业的方法是用扳指带在大拇指上去扣弦,这样在发箭时矢的稳定性会比较好。
究竟何谓“角弓反张”?
一般情况下,弓在保存的时候,如果是在南方的话,因为湿度比较大,平时不用时会将弦从弓上取下来,以防弓发生变形,这种状态叫做“驰”,这也是驰字的本来意义。在北方因为气候比较干燥,弓不容易变形,所以平时弦可以放在弓上,将弦安在弓上的状态叫做“张”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紧张。随着时间的流逝,弓的强度还会逐渐发生变化,所以“新张弓弦”的强度会明显的高于旧弓之弦。旧弓在使用前常需要校正,这叫做“校弓”也叫做“角弓”。比如西汉的贾谊在上呈给汉文帝的《治安策》中写道:“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汉书·贾谊传》中也引用道:“非亲角材而臣之”颜师古注:“角,校也。”一般在天气干燥时弓的强度比较大,其射程会自然也就比较远。比如曹丕的文章中就有这样的句子:“勾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说明“弓燥”之时比较好用,也就是弓的张力比较大。
《素问·刺腰痛》还有这样的描述:“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在“张弓弩弦”这个词里面,连续用了四个带弓字旁的字,十分形象。用弓来形容疾病最为形象的比喻是“角弓反张”一词,如在隋代巢元方等编撰的《诸病源候论·风角弓反张候》中写道:“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俛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文中的“角弓反张”指的是背肌的强直性痉挛,使头和下肢后弯而躯干向前成弓形的状态。人体在正常状态下,躯体应该是向前弯曲的,比如太极拳谱中要求习练太极拳者要“一身备五弓”,指的就是人体的四肢与躯干要像弓一样有曲度,而不要完全伸直。关于“角弓反张”的本义,今人多不甚了解。实际上,“角弓反张”中“角弓”的本义指的是“校弓”。因为在“角弓”之前,必先卸下弓弦,也就是驰,弓在“驰”的状态下,其弯曲方向与弦安在弓上“张”时的弯曲方向正好相反,所以叫做“角弓反张”。
比如《诗·小雅·角弓》中写道:“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远矣。”骍骍:弓调貌。翩:反貌。反:弓之为物,张之则内来,弛之则外反。胥: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