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17大气环境保护.docVIP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17大气环境保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地理母题揭秘考点17大气环境保护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 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 量指导值中, PM2.5为每立方米10微克。 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 (μg/m3) 甲 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 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乙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 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丙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丁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 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 170 戊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⑴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 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 ⑵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 响?(6分〉 ⑶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4分) ⑷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 之,PM2.5污染物浓度就会高。 ⑶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 大气,降低能见度。(任答两点即可) ⑷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立法与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 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煤炭的气化、液化技术;推广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 构;提高植被覆盖率。(任答四点即可) 2.臭氧层位于( ) A.对流层顶部 B.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交界处 C.平流层中 D.高层大气中 【答案】C 3.臭氧层能够大量吸收( ) A.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地面辐射 D.大气辐射 【答案】A 4.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 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和汽车尾气污染 C.各国共同行动,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严格控制发达国家 CO2 的排放量 【答案】C (2001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图 6 是 2001 年 3 月 6 日 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读图 6 回答 27—30 题(不定项选择题)。 图 6 5.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比较( ) 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 B.重庆优于郑州,郑州优于上海 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珠海 D.昆明优于重庆,重庆优于兰州 【答案】BD 8.减轻西北及华北冬季大气污染的可行措施有( ) A.变分户燃煤取暖为集中供热 B.该季节停止各类建筑施工 C.将石油化工企业迁至南方 D.大力植树种草,减少裸地面积 【答案】AD 【解析】西北,华北冬季大气污染主要为沙尘暴(冬季气候干燥多风)及燃煤取暖排放的烟尘 废气。可行措施可通过集中供热提高燃效减少污染,植树种草,改善地表状况,以减少浮 尘扬沙。故 AD 选项正确。 9.(2000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吉林、江苏、浙江卷(旧课程))图 3 是某年欧洲 降水 pH 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图 3 (1)下述各国中,图示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两个国家是(把选定国家的代码填在空格中): 、 。 A.西班牙 B.瑞典 C.德国 D.冰岛 E.意大利 (2)产生该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是: (3)该环境问题对非生物界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对于生物资源造成的主要危害是: 【答案】 (1)B C (2)工业废气中含 SO2 等有害气体 (3)腐蚀建筑物、损毁文物古迹等;使植物营养体受损,导致植物 (林木)死亡 【解析】人们一般把 pH 值小于 5.6 的雨水称为酸雨。图中等值线 4.3 为最低值,该等值 线范围内应为重酸雨区(pH 值 4.3),结合欧洲政区可判断为瑞典和德国。酸雨产生原因主 要是矿物燃料的燃烧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其危害主要有:使河湖 水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乃至大量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 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并危害人体健康。 10.(1998 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3)读“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 (1998 年 6 月)”,解答: (1)经济特区中,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是 ;直辖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 是 。 (2)北方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 ,其首要污染物产生的人为原因 是 ;南方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差的是 ,其首要污染物

文档评论(0)

xinghua3a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