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柞蚕场水土保持工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如何搞好柞蚕场水土保持工作

浅谈如何搞好柞蚕场水土保持工作 **市柞蚕产业历史悠久,柞蚕放养面积占全国的18%,是我国著名的柞蚕之乡。柞蚕业是我市的一项重要产业,也是我市农民特别是中南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柞蚕丝价格的不断上涨,农民放蚕的收益也大幅增加,蚕农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 柞蚕生产在产生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柞蚕放养与水土保持本身就存在矛盾,在当前形势下这一矛盾更加突出。具体表现为:柞蚕场经过长期放养,退化、沙化日益严重,柞蚕单位产量降低;蚕农为增加产量,不断扩大放养面积或增加单位面积蚕场承载量;这种急功近利的掠夺式经营又进一步加剧了柞蚕场的退化、沙化,形成了蚕场生态环境恶性循环。如何破解蚕业生产与水土保持这一难题,使蚕业生产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市水土保持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东部山区各蚕业县区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 、**市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 **市位于**半岛东部,自然概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地区属**山地丘陵地貌类型,地貌类型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台地。 **市属中温带湿润地区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降雨量为1044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为30.94亿立方米,人均613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3倍。 **市土壤在全国属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森林土壤群系,分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草甸土和淹育型水稻土五个亚类。 **市森林植被属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区,森林覆盖率为67.8%,居全省第三位。森林资源是以阔叶树为主要树种的天然次生林,木本植物350多种。阔叶树中以柞树为优势树种,以下依次为核桃楸、刺槐、杨树、椴树、柳树等。全市有天然草场14.28万亩。 2.社会经济概况 2009年**市总人口为58.7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91万人。 **市总面积5513.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93.4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39%;林地4083.5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0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78.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25%。 2009年农村各业总产值32.6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040元。 二、**市蚕业生产情况 **市柞蚕放养始于清嘉庆、道光年间,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解放前受战乱影响,发展缓慢,蚕业生产大起大落。1908年我市蚕区只有41处,至1917年才发展到663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蚕茧,强迫农民放“国蚕”,柞蚕放养规模急剧扩大。1933年放养柞蚕8490把,为解放前最高峰;但到1945年萎缩至700把,产茧仅1.6万千粒,下降到历史最低点。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柞蚕生产,采取各种措施调动蚕农积极性,蚕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柞蚕放养把数由1949年的1209把增长至1966年的24435把;自此之后的二十多年中,柞蚕放养面积虽有波动,但多数年份均维持在20000把以上。蚕茧产量受天气条件影响起伏很大,但总体仍呈现快速发展趋势。1976年全县蚕茧总产347871千粒,是1949年的9倍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采取“扶桑建柞,柞桑并举”的方针,残次蚕场停蚕还林,蚕场经营推行“四权到户”(使用、管理、建设、继承)生产责任制,蚕业生产进入平衡发展阶段。1979-1996年16年间,年均放养面积15755把,年均总产1033685千粒,单产67.8千粒。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市实施了科技兴蚕战略,大力推广优良茧种、混合液消毒等技术,还通过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蚕农养蚕素质,蚕业生产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最近几年,全市柞蚕茧平均单产达70千粒,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增长10%,增加农民收入800多万元。我市还大力兴办柞蚕茧深加工企业,全市现有蚕茧加工企业40余家,年创产值2亿多元,为国家创税2000多万元。 三、柞蚕场水土流失现状 柞蚕放养与水土保持本身存在矛盾。经过长期放养,又缺乏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的柞蚕场,会依次出现“鳞状斑蚀→爪状沟蚀→片状面蚀”的侵蚀过程,最终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剧。 我市的蚕场总面积为166万亩,根据蚕场植被情况和蚕茧产量可分为好、中、差三种类型。好蚕场为一类蚕场,中等蚕场为二类蚕场,差蚕场为三类蚕场。一类蚕场、二类蚕场、三类蚕场大致比例为2:4:4。各类柞蚕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一类蚕场植被层次分明,密度较大,轮伐更新前,林相明显,郁闭度达0.7以上,侵蚀级别一般为轻度;二类蚕场柞树墩偏稀,轮伐更新前,柞树郁闭度在0.5-0.7之间,蚕场内灌草植物明显少于一类蚕场,侵蚀级别介于轻度和中度之间;三类蚕场柞树缺株少墩较多,轮伐更新前,柞树郁闭度在0.5以下,草灌植物明显退化,只生长少量旱生物种,侵蚀级别为中度或中度以上。 最近几年,柞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