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试题文综之历史部分含答案.docVIP

(高三历史复习试题文综之历史部分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复习试题文综之历史部分含答案

9.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10.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 l 1.杜鲁门曾说“做总统等于骑上虎背,必须很小心翼翼地策骑,否则,就会跌下。”对杜鲁门为什么这样评价做总统,同学们展开探讨,产生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正确的足 甲.总统在社会广大成员的监督之下 乙.总统在三权分立的体制束缚下 丙.美苏冷战激烈 丁.美国民主法治的发展 A.甲乙正确,丙丁不正确 B.甲乙丁正确,丙不正确 C.甲乙丙正确,丁不正确 D.甲乙丙丁都正确 12.下表是19 J3~1973年西方各国政府总支出占现价GDP的百分比表。由此可见 A.西方各国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B.西方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经济复苏 D.资本主义世界呈三足鼎立局面 13.“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到1928年6月,北京和整个中国北方都归他们统治了。”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 A.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 B.北洋军阀的统治基本结束 C.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 D.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 14.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15.下表为1956~1964年我国工业与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根据该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60年工业出现峰值的原因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c.优先发展农业使1 96 1年后的农业产值增加 D.国民经济的调整使工农业的发展趋于平衡 16.“这些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2011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修改后的个税法已于当年9月1日起施行。 非选择题: 三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是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专家闻一在《凯歌悲壮》里,把苏俄的历史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和战后年代。他认为1921—1927是苏俄的“退却年代”。 材料三: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实较强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不断走高。特别是粮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涨幅往往达到两位数。为此,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增加供应、促进流通、打击炒作等一系列措施。 问题: 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3分) 材料二提及的“退却年代”在国家农工商政策上有何表现?列宁称这种“退却”让“苏俄打破了坚冰,指明了航向”,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中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目的与美国三十年代经济调整的共同之处(4分)。 二、和谐理念与关注民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