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改性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聚合物改性讲解

* ②PC/PBT共混物(质量比为95/5)的粘流活化能为76.46 KJ/mol,高于纯PC的粘流活化能(64.9KJ/mol)对于这样的共混体系,需在较高的温度下加工成型。 * 3.熔体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组分含量与熔体粘度的关系呈现三种基本类型: 共混物熔体粘度介于两单一组分之间;PP/HDPE, PC/PMMA 共混物熔体粘度高于两单一组分;PS/PE(25/75) 共混物熔体粘度低于两单一组分;PS/LDPE, PS/PMMA * (a)比单一组分都低;少量第二组分?↙↙;极小值。 PP/PS (b)粘度随组分含量变化,充分体现连续相对体系粘度的贡献。PMMA/PS ?高出单一组分,极大值。PE/PS=75/25 * 4.共混物熔体的粘弹性 聚合物熔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大分子会发生构象的变形,这一变形是可逆的弹性形变,使聚合物熔体具有粘弹性。共混物熔体与聚合物熔体一样,具有粘弹性。研究粘弹性的方法 ①采用第一法向应力差(τ11-τ22) ②动态理学试验储能模量G’ ③挤出膨胀比B或可恢复剪切形变SR ④出口压力降 * 例 橡胶增韧塑料体系HIPS、ABS熔体的弹性效应(出口膨胀比)小于均聚物。某些特殊体系,弹性效应会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 * PS/PE挤出胀大比与组成的关系 PS/PS=80/20,弹性效应出现极大值。 * * 相界面的效应 力的传递效应 两相体系相界面的光学效应 诱导效应 界面自由能与共混过程的 动态平衡 在相界面的研究中,界面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众所周知,液体具有收缩表面的倾向,具有表面张力。 聚合物作为一种固体,其表面虽然不能像液体那样自由地改变形状,但固体表面的分子也处于不饱和的力场之中,因而也具有表面自由能。 * 相界面的效应 力的传递效应 光学效应 诱导效应 声学效应 电学效应 热学效应 等等 * 在两相体系的两组分之间,亦具有界面自由能。以熔融共混为例,在共混过程中,分散相组分是在外力作用之下逐渐被分散破碎的。 当分散相组分破碎时,其比表面积增大,界面能相应增加。反之,若分散相粒子相互碰撞而凝聚,则可使界面能下降。 分散相组分的破碎过程是需在外力作用下进行的,而分散相粒子的凝聚则是自发进行的。 * 在共混过程初期,破碎过程占主导地位。随着破碎过程的进行,分散相粒子粒径变小,粒子的数量增多,粒子之间相互碰撞而发生凝聚的几率就会增加,导致凝聚过程的速度增加。 当凝聚过程与破碎过程的速度相等时,就可以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在达到动态平衡时,分散相粒子的粒径也达到一个平衡值,这一平衡值称为“平衡粒径”。 平衡粒径是共混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聚合物表面自由能的测定 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界面自由能,与共混过程及共混物的形态都有关系。但受到研究方法的制约,直接研究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界面自由能尚有困难。因而,主要采用了研究单一共混组分表面自由能的方法,进行间接的研究。 主要方法:采用接触角法。 * 聚合物的表面自由能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有一定关系,测定聚合物的表面自由能数据,对研究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具有一定意义。 表面自由能的测定在聚合物填充体系、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中亦有重要作用。 在聚合物的粘合与涂覆中,表面自由能也是重要的参数。以粘合为例,良好的粘合的前提是粘合剂要在聚合物表面浸润,这就与聚合物的表面自由能有关。 * 采用接触角法测定聚合物表面自由能,需先将聚合物制成平板状样品,然后采用接触角测定仪进行测定。 其基本原理是在样品表面滴上一滴特定的液体,测定接触角θ。 在固相(聚合物)、液相(液滴)和气相(空气)三相交点处,作气液界面切线,此切线与固液交界线的交角,就是接触角θ。 * 接触角?示意图 (a)若? 90o,浸润良好。固体亲液。 (b)若? 90o,浸润不良。固体憎液。 * 电子显微镜及相差显微镜照片 * 2.2.2影响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海岛结构研究中的三个重要问题: 分散相与连续相 分散相的粒径及其分布 两相之间的界面结合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 影响因素 1.共混组分配比的影响 2.熔体粘度的影响 3.粘度与配比的综合影响 4.粘度比、剪切应力及界面张力的综合影响 5.其它因素的影响 * 1.共混组分配比的影响 90/10 60/40 50/50 40/60 10/90 →丁苯胶 海→岛 50/50海海结构 ←PS 岛→海 * 分散相颗粒是直径相等的球形,堆砌方式如图: 依照这一堆砌方式,最大填充分数(体积分数)为74%。即当某一组分的含量〉74%,不再可能是分散相;反之,当某一组分的含量<26%,只能是分散相。 * 以上假设是以理想状况为出发点的,它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