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人形象分析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导语 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浪漫主义先河《楚辞》,从汉乐府民歌到魏晋南北朝民歌,直到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这些伟大的诗人们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然而,面对浩瀚如星河璨璀如明珠的古典诗词,现在我们无法一一去鉴赏、去分析每一个人物形象,但是,如果我掌握了正确的鉴赏方法,我们就可以触类方通,游刃有余。 教学目标 通过运用看题目、看注译、看作者、看意象、看题干、看关键句等方法去分析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提升同学们古典诗词的鉴赏水平,并掌握答题技巧与答题模式。 高考命题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特点? 3.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 【诗意浅析】 . . 答:(1)这首诗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渴望金榜题名的学子形象。 例如:把“自己比新娘” 、“把新郎比张籍”;“把公婆比主考官”、“把参加科举考试比作新娘拜见公婆”、用“画眉比诗文”、把 “画眉深浅比文章风格(水平)”、 “入时无”就是询问自己的文章能否博得主考官欢心、自己能否金榜题名?”等等。 (2)这首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的诗人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 答:(1)这首诗运用了“比”的表现手法。2分 (2)这首诗表面上是塑造了一个相貌美艳、光彩照人、珠喉圆润的采菱女形象。实质上诗歌是塑造了一位才华出众并且内心谦虚的学子形象。例如:诗中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庆馀,相貌既美,歌喉又好;以“时人”比当时的人(指其他应考的人);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庆馀的作品,把朱庆馀的写作水平比作“一曲抵万金”的菱歌。2分 (3)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同时暗示朱庆馀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2分 . 答:(1)都运用了“比”的手法(2)。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把参加科举考试比作拜见公婆,用“画眉深浅”比文章水平的高低。(1分)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的诗人在考试前不安和期待的心情。(2分);张诗:以越女和采莲姑娘比朱庆馀,相貌既美,歌喉又好,以“时人”比当时的人(指其他应考的人),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庆馀的作品,把朱庆馀的写作水平比作“一曲抵万金”的菱歌。(1分)张诗 表明张籍对朱庆馀才能的肯定(1分),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1分)。 . 我国古代诗歌传统表现手法有哪些? 赋——赋是直陈其事,如实地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是一种反映事实、平铺直叙的表现手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宋.朱熹)。如《诗经·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是指葛藤, “覃”是长的意思。“施”是漫延的意思。“萋萋”是茂盛的意思。“黄鸟”即黄鹂。“喈喈”是鸟儿鸣叫的声音。这段诗大意是:“葛藤长得长又长,满山偏谷都有它,藤叶茂密又繁盛,黄鹂上下在飞翔,飞落栖息灌木上,鸣叫婉转声清丽。” 平铺直叙的手法,生动活泼,形象逼真。 比——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通俗地说,就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宋.朱熹)。如:《诗经·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意思是:“桑树叶子未落时,长满枝头绿萋萋;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焦悴任飘摇。”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 兴——兴是寄托,“托物于事”,通过对某一事物的描写以引起联想,达到寄托感情的目的,所谓借物发端、借题发挥。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宋.朱熹)。它往往用于一首诗开头。如:《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有时“兴”又兼有跟“比”,《诗经·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既是“比” 又是“兴”,引起“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古人行卷的例子 ①白居易(16岁)向名士顾况行卷,顾况打趣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看了《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马上赞叹:“道得个语,居亦易矣”,意思是:能写出这样诗,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也“易”啊!。 ②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涵虚混(hùn)太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诗赠给张九龄,希望张给予帮助。诗人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愿望。 ③柳永: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北宋词人)到京城开封应考路过杭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L.01.01 ×× U9 ERP项目-系统上线切换方案.docx VIP
- Unit 6 What are our homes like Period 4 Extend 单元教学设计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英语.docx
- 日立电梯HGE-Ⅲ、HGP-S、HGE-S、HGP(ELS04)电梯规格表参数说明.pdf VIP
- 文明主题班会主题.docx VIP
- 清电硅业培训课件.pptx
- 共享农场的运营模式项目建议书.pptx VIP
- 构音障碍(运动性)课件.pptx VIP
- 法人兼职合同6篇.docx VIP
- 2024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其他安全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