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VIP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共3小题) 1.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第三季《我是歌手》总决赛中,孙楠中途宣布退赛,一时间,这件事被炒得。 (2)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 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3)海明威在中学上学时以厌学闻名,但他酷爱读书,经过几十年努力,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谓。 A.沸沸扬扬??? 不经之谈??? 后来居上 B.沸沸扬扬??? 不刊之论??? 青出于蓝 C.沸反盈天??? 不刊之论??? 青出于蓝 D.沸反盈天??? 不经之谈??? 后来居上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根据这项历时近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在270项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最具代表性的前六项分别是:汉语、孔子、书法、长城、五星红旗、中医。 B.祥林嫂虽然在不断的抗争中表现出了最大的韧性,但在经历了辛酸和血泪之后,她所追求的当奴隶的时代却始终没有到来。 C.《祝福》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震撼力,主要是在于作者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他“多采自病态社会中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创作思想造成的。 D.香港政府强调,“占中”只会影响社会秩序,破坏市民的生活甚至生计。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态度,不应让个人诉求凌驾于社会利益之上。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独创“谭腔”的谭鑫培,是京剧历史上最伟大的表演艺术家之一。如果与诗歌史上的伟大诗人作比,那么他就最接近于杜甫:________。他就恰如杜甫的艺术精神在清朝末年的化身,_______,所以追随者众多。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传统诗论中最受重视的“风骨”,也正是谭鑫培所具有的风骨。 ①不但在精神与美学上与之相通,还为后人打开了艺术表现上的极大空间 ②仅有苍劲,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③只有融悲凉与苍劲为一体,把两者天衣无缝地融入跌宕起伏的音韵旋律中 ④含蓄蕴藉,沉郁顿挫,风气端翔,光英朗练 ⑤才是杜甫,才是谭鑫培 ⑥仅有悲凉,不是杜甫,不是谭腔 A.①④③⑤⑥② B.①⑥④②⑤③ C.④③②⑥①⑤ D.④①⑥②③⑤ 二、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杜风格,论者纷纭,而以严羽的两句话最为中肯:“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飘逸与沉郁这两种风格的形成,取决于李杜两人思想、性格的不同,以及创作态度和题材的差异,具体则表现在意象的运用上。前人说李诗万景皆虚,杜诗万景皆实,固然未必十分确切,但从意象的虚实上看,的确可以看出李杜风格的不同。 李诗的意象常常是超越现实的,他很少对生活的细节作精致的描绘,而是驰骋想象于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穿插以历史、神话、梦境,用一些表面看来互相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拼接成具有浓烈艺术效果的图画。《梦游天姥吟留别》《梁甫吟》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李白的夸张是最大胆的,像“白发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杜甫虽然也有夸张的手法,但总的看来却是偏于写实的,如“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给人以逼真之感。他的一些记游诗,如《铁堂峡》《盐井》《泥工山》等简直是一幅幅描绘山水景物和风土人情的图画,可补地理记载之不足。 杜诗的意象多取自现实生活,他善于刻画眼前真实具体的景物,表现内心感情的细微波澜。杜甫写诗往往从实处入手,逐渐推衍到有关国家和人民命运的统摄全局的问题上。杜甫曾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夸赞画家王宰,说他能在尺幅的画面中表现出万里之势,杜甫自己的诗也是如此。杜甫有些诗是从身边琐事中引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还有些诗是把重大的社会政治内容和生活细节穿插起来。如《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大处着眼,何等悲壮!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改从小处落笔,又是何等细腻!又如《北征》用自己一个家庭的遭遇反映整个国家的变化。在纵论国家大事之中,插入一段关于儿女衣着的细节描写,用这个真实的细节反映战乱带给人民的苦难。 李白的《古风(其十九)》和杜甫的《悲陈陶》,都是写安史之乱的古体诗,但虚实的处理不同。《古风》大半是写游仙,最后四句才写到安史之乱,也似乎不甚着力。但它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诗人的忧虑和悲愤也流落在字里行间。《悲陈陶》则围绕着陈陶战役,官军、安史军和长安人民三个方面都写到了,犹如用诗写成的通讯报道,真实而深挚,是典型的沉郁之作。 李白写诗往往在虚处用力,虚中见实。杜甫写诗则在实处用力,实中有虚。在虚处用力,妙在烘托。虚写好了,实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联想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