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2.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之分析综合2

* 一 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难点,它考查学生在理解基础上的分析能力,近年来在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中每年都出现。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体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信息要素。 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常涉及以下方面: (1)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的信息: (2)体现人物主张的信息; (3)表现人物情感的信息; (4)反映人物思想道德的信息; (5)展现人物性格的信息; (6)反映人物志向的信息: (7)表现人物才智的信息; (8)有关选文的综合信息等 考点解读 命题人命题的方式主要有如下六种: 一、对象错位 : 二、方法错位 三、概念错位 四、主旨错位 五、事件错位 六、关系错位 应对方法 一、把准对象,忌张冠李戴 二、体情察意,忌断章取义 三、找准区间,忌无中生有 四、锁定内涵,忌无的放矢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之事“嫁接”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一、对象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段刻画人物的方式有 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评述,它们可以是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也可以是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命题人有时便把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但刻画方式不符合题干要求的文句混编到选项之中。如果考生对题干要求不仔细推敲,一瞥而过,就极易受其误导。 二、方法错位    题干对人物的某种品质或才智的说法,有时是明晰的,无需多费周折;但有时却是隐含的,这就需要考生悉心揣摩。命题人有时便利用考生对题干某些说法内涵把握不清的认知缺陷,把一些似是而非的例句混杂其中。 三、概念错位 如2007年高考湖北卷第11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先祖“讲究孝道”和“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① 事父母诸兄皆得其欢心 ② 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 B. ①遇诸兄弟门以内,蒸蒸如也 ② 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 C. ① 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 ②诸饿者以次受糜,妨其笠于槐,累累如也 D. ① 颖川公卒,哀毁如礼 ②遇事慷慨,不避艰险 “乐善好施”是指“爱做好事,喜欢施舍”。它的特定内涵是:施舍的对象必须是“外人”,施舍的原因必须是“穷困”。 A项中句②的“人产计口给食”说的是对家人按人口定量供应粮食,它的对象是“家人”,原因是“勤俭持家”, 所以不能称为“施舍”。 “孝道”是指“奉养父母的准则”。它的特定内涵是:奉养的对象是“父母”。 B项中句①对待的是“诸兄弟”,所以不能称为“孝道”。 D项第一句先祖因其父“颍川公”丧而悲“哀毁”,体现“孝道”;第二句的“慷慨”是情绪激昂之意,从“不避艰险”可以看出,故不是“乐善好施”。 C 近年来传记类文段在选料时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内在的红线,那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与“以德治国”的时代主旋律相合。而传统美德的内涵是博大精深的,选文中主人公优秀的思想品德往往也呈现出多面性。“美德是个筐,事事往里装”,命题人看准了这一点,往往在“某一种”传统美德的“点”上命题,制造出“主旨错位”的误区。 四、主旨错位 人物传记类文章讲究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悉心揣摩语境,洞察人物言行举止背后的“隐情”,千万不能脱离语境,就事论事,否则,极易落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 五、事件错位 在叙事类选文中,事件的进程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三者之间既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也有时序上的阶段界限。而命题人有时会将“前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后一阶段”的事件之中,或将“后一阶段”的事件混杂到“前一阶段”的事件之中,从而使事件的进程发生混乱,以此来干扰考生的答题思维。 六、关系错位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②即为孙叔敖衣冠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⑥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答文言信息筛选题,考生既要明确试题设置的“要点”,又要懂得一些行之有效的破解方法,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增强应试信心,从而大大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课堂小结 二、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一、明确考试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二、文言文整体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