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赛教)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赛教)讲解

11 唯一的听众 新课导入 有这样一位音乐家,他对音乐有着执着的爱,对拉小提琴有着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总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可是谁知道,这样一位音乐领域的骄子,小时候曾经是一个音乐白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究竟是谁改变了他的人生?这节课让我们怀着虔诚的心走入那清晨,走进那神秘的“唯一的听众”。 走近作者 作家名片:落雪(1898—1958),原名郑振铎,现代作家、文学史家、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之一。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等,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等,译著《新月集》《飞鸟集》《印度寓言》等。 知识备查 小提琴:一种四条弦的弓弦乐器,是提琴家族中的主要成员(该族系中的其他成员是: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现代的小提琴起源于16世纪欧洲早期的四弦琴。意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阿马提家族制作的。 字词学习 仪 歉 溜 嘿 割 悠 yí qiàn liū hēi ɡē yōu 左右结构 上下结构 【悠悠】文中有婉转悠扬的意思。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小令】短的词调;散曲中不成套的曲。 【幽静】幽雅寂静。 【和谐】配合得适当。 【羞愧】感到羞耻和惭愧。 【介意】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洋溢】溢,充满而流出。(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沮丧】灰心失望。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声望】为众人所仰望的名声。 【割舍】舍弃;舍去。 打扰——打搅 沮丧——懊丧 指点——指导 平静——安静 庄重——轻浮 沮丧——得意 荒唐——合理 熟练——生疏 【ABAC式的词语】 蹑手蹑脚 冷言冷语 利国利民 美轮美奂 能屈能伸 疑神疑鬼 偏听偏信 平起平坐 倾国倾城 群策群力 任劳任怨 人山人海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起因】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 【经过】“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 【结果】“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课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在他们听来,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锯床腿。 开头直接点明父亲和妹妹的看法,为“我”到林中练琴作了铺垫,同时也与下文老教授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侧面赞美老人对“我”的爱护与帮助。 学 自由读课文,思考: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思考:“唯一的听众”指的是谁?面对成百上千的听众,“我”为什么总会想起那“唯一”的听众? “唯一的听众”——老妇人(老教授) 这里用“唯一”来修饰限制“听众”,有“独一无二”的意思。这个“唯一”表明老人在“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表达了我对老教授无限钦佩,感激之情,是她的循循善诱,积极鼓励,真诚无私的帮助,使我树立了信心,刻苦练习,最终获得成功。同时点明了课题。 “我”心理活动的变化 沮丧 充满了神圣感 沮丧 羞愧、兴奋 一天早晨,我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心里充满了神圣感,仿佛要去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 借景抒情:写出了“我”为能找到这样安静的练琴环境而感到兴奋的心情。沙沙的足音在“我”听来,竟成了一曲悠悠的小令,形象地说明“我”重新找回了拉好琴的自信。 研 默读课文,思考:是什么给了我动力,让我产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抓住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感受老人对“我”的鼓励与爱护。 “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从“我”拉琴被人发现后“准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乏自信。出于对年轻人的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