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保险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冲突与契合.doc

工伤保险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冲突与契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伤保险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冲突与契合

工伤保险给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冲突与契合 黄 鑫 一、基本案情   [案例一]范某系玻璃厂职工,长期从事汽车玻璃门门夹粘结工作,期间接触多种有机溶剂及刺激化学物质。后范某被诊断患有“职业性亚急性中毒咽喉炎”,并被确认为患有职业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范某认为,仅工伤赔偿并不足以弥补其损失及精神痛苦。故起诉要求判令玻璃厂支付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营养费等。   [案例二]杨某系宝冶公司职工,在一次作业中由于被告宝二十冶公司职工违规操作,导致钢管砸伤杨某头部。后经鉴定,杨某工伤致残,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杨某认为,其损害是由被告公司的侵权行为所致,被告应承担赔偿责任,故起诉要求被告承担交通费、营养费、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抚慰金以及因伤造成的收入损失。   以上两起案例是典型的因工伤引发的民事侵权诉讼,前者属于职业病,是用人单位造成的工伤:后者属于工伤事故,是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造成的工伤。两案中,受伤职工都已享受了工伤社会保险给付,但又都提出了民事侵权诉讼,认为自己的损害尚未填平,需要进一步通过侵权行为法弥补自身的人身损害及精神创伤。实践中,这类案件也相当普遍。 二、历史考察:从责任自负到损失负担的社会化   诚如我国台湾地区著名学者王泽鉴先生所言:劳工执行职务遭遇意外伤害(或罹患职业病),系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之重要社会问题。⑴工业革命后,随着机器与工厂的出现,大量的雇工队伍开始形成,传统的主仆关系转变为“一方提供劳务、一方提供报酬”的纯粹契约关系,与此相伴的,是雇员“责任自负”的理论,即雇员完全由自己承担生产过程中遭受的伤害。亚当.斯密就认为,雇主在给劳工规定的工资标准中,包含了对工作岗位危险性的补偿,既然劳工自愿签订了合同,就意味着他们自愿接受职业风险,因此劳工理应负担他们在工作过程中因发生工伤事故而蒙受的一切损失。⑵   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大量涌现,雇主对雇员不承担责任的做法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应地,以过错责任为基础的侵权行为法成为主导工伤赔偿的主要制度安排。在侵权行为法主导的工伤赔偿机制中,虽然对受害人能够证明的过错要求有所不同,但始终以实现受害人在个案中全部损失的填平为目标,始终沿着以加重企业负担为代价实现受伤职工生存权的更好保障的发展轨迹:最初的过错责任,要求受伤雇员能够证明雇主存在过错,才能获得雇主赔偿。但事实上,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雇员要达到这种证明要求是相当困难的。19世纪中叶后,社会主义思想发达,工会运动兴起,各国政府为保护劳工,以谋社会安定,无过错责任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即不考虑雇主是否存在过错,都应对受伤员工承担赔偿责任。至此,企业的负担达到顶峰。   在企业负担过于沉重、但受伤工人生存权必须保障的窘境下,理论和实务都认识到不能局限于从侵权行为法这一传统领域中寻求解决办法,而必须兼采其他法律部门中适宜的法律手段,组成一套综合的调整机制。⑶于是,损失承担社会化的努力逐渐展开:雇主责任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一种机制,最先介入到工伤赔偿制度中来。所谓雇主责任保险,实际是责任保险的一种,指以雇主对雇员在工作中的损害所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制度。雇主责任保险极大地缓解了雇主可能的负担,使雇主增加了经营上的安全感;同时,劳动者可以不再通过繁琐复杂的侵权诉讼索要赔偿,赔付变得简单、迅速又更有保障。但这种雇主自愿投保、保险公司又必须维持盈利的雇主责任保险,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亟需国家公权力予以介入,于是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终于登上历史舞台。该制度通常由政府专门机构统一向各个企业筹集保费组成工伤保险基金,统筹调剂使用,为劳动者提供工伤损害后的经济补偿。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自产生以来,目前几乎覆盖了世界各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普遍性的社会保险制度,从而成为现代社会解决工伤问题的主要手段。⑷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最终完成了工伤职工个人损失的社会化分担,在劳动者生存权与企业的合理负担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 三、比较法考察:工伤保险给付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协调模式   工伤保险赔偿相对于侵权损害赔偿,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企业损失的社会化分担上具有较大优势,但其制裁、预防功能明显降低。因为工伤保险制度创设时关怀的重心已从加害人的过错或不法行为转移到损害事实本身,不考虑造成侵害的事件或行为是否应受到道德上的评判,从而使其丧失了原有的制裁功能。⑸当今世界各国家在工伤问题的态度上,大多在工伤保险制度与侵权损害赔偿之间摇摆。具体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式:⑹   一为选择模式。即工伤事故受伤职工可以在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人损害赔偿之间进行选择,一旦劳动者选择了其中之一,就意味着他对另一选项的放弃。这种模式主要在早期英国及英联邦国家的雇员赔偿法中采用。   二为兼得模式。指受伤职工,可以同时主张工伤保险

文档评论(0)

yan666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