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参考样画工笔花鸟画.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怎参考样画工笔花鸟画

第一部分 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 第一章 我学习工笔花鸟画,是从1935年起始的,至今才二十多年。在这以前,曾从民间画师学习过养花养虫鸟、制染料。还曾学画过山水画和写意的花鸟画。虽都是些”依样画葫芦“,很少创作,但在运笔用墨以及养花养虫鸟上,确为我学习工笔花鸟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那位教我制颜料的老师,他是位不大出名的民间画师,他循循善诱地使我观察体验了花草虫鱼的生活,使我懂得了绘画工具的制作和使用,那时我才23岁。 这本书是专就1935年以后,既是我从46岁学习工笔花鸟画起,到目前为止,把我在这二十多年中实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记录下来,作为研究工笔花鸟画地一种参考资料。知识,限于我的水平,错误的地方不仅不能免,可能还很多,这就唯有要求读者给予批评和指导,免得我自误误人。 一、学习花鸟画的意义 自古以来。人们对花鸟画的要求是“活色生香”,对禽鸟画的要求是“活泼可爱”。 花鸟画要它尽态极妍、神形兼备,也要它鸟语花香、跃然纸上,本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和自然景物分不开的。青山绿水、碧草红花、好鸟时鸣,助人情趣,有的采入歌谣,有的编成小唱,自惜就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一不《诗经》就是最好的花鸟画题材。画家们把人们喜爱的花鸟禽虫搜入笔端,塑造成更加美好的形象,不能说不是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贡献。它是给人怡人心神的无声的诗,它可以养性,可以抒情,可以解忧,可以破闷,更可以使人领会到发荣滋长、生动活泼,促人以进取之情。画菊使人有傲霜之感,画竹使人发劲节之思,画松树使人知凌风傲雪,万古长青的精神,这和画黄鹂、戴胜于农时有关,一样是花鸟画传统的精神。 民族绘画的花鸟画传统是写生的,是符合于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的创作方法,是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研究生活,从而熟悉生活,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地夸张,用精简提炼的笔墨,描写瞬间的动态---包括风晴雨露的花卉在内,它似乎不应该被认为是“静物画”》花鸟画家们所以能够把花鸟瞬息万变的动态捕捉住,是与画家对生活的热爱、熟悉和观察研究分不开的。加上他们丰富的想象,熟练的写生,对于瞬间事物,闭目如在眼前,下笔如在腕底,很自然地创作出又真实、又概括、又生动、又传神的作品。这作品完全可以做到玉树临风,莺簧百啭,成为动的花鸟画独特的风格,被世界所公认,这是值得我们所骄傲的。尽管我们的花鸟画家不是在有花有鸟的现场去创作,更不是用标本来创作,而是在室内创作的。 花鸟画这一写生的优良传统,对于我们学习花鸟画的,不仅是要继承,还必须要向前发扬光大,使得标志着我们新时代独特风格的花鸟画,更加光辉灿烂地丰富世界民族绘画的宝库。 二、中国花鸟画是怎样发展下来的 关于中国花鸟画发展的一些社会、历史、经济等因素,限于我的水平,我只从花鸟画这个角度谈谈它的表面现象。 谈到我国花鸟画的现实主义传统---写生传统就首先应从象形文字的创造谈起。当然,彩陶就更早了。我们仅从殷代的甲骨和商周的青铜器上所见到的象形文字(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由于传写版刻还恐有讹误,不去征引。)已可以看出创造文字者是用现实主义写实的创作方法来塑造形象,使得这一具体形象简单概括、特征鲜明,使人一望而知:羊是羊,马是马,长鼻子的是象。我们祖先通过精确的观察、细密的分析、仔细的比较、大胆地概括,创造成为象形文字-----单一的绘画,就今日所见到的,起码也有三千多年以上的历史,这是首先值得我们骄傲的。鸟兽才木之名,在商周时代已经在民间歌谣---诗经中大量地出现了.同时,商代的青铜器花纹上劳动人民已经塑造了凤的形象.此后简单的花朵\生动的禽鸟,我们从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砖、瓦以及壁画上都可以见到活生生简练概括的形象.在东晋顾恺之(月345--406年)传世的女史箴图,在日盈月满那一段里,他画了两只朱红色的长尾鸟,一只惊非回望,一只伸颈欲飞,非常生动,在流传至今的卷轴画上,这要算是最早的了----当然长沙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帛画更在前(见北京历史博物馆印行的楚文物展览图录十二).自东晋经南北朝到隋唐(公元4、5、6、7世纪),中国绘画汲取外来文化,营养自己,更加多元化。那时在文献上已有一些花鸟画家出现。同时民间画家的遗迹,在壁画上、墓葬砖瓦碑碣上、建筑物上、日常生活的器物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丰富、生动活泼的花鸟画和花鸟图案画,直到它完全发育成为单一的绘画----花鸟卷轴画。 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花鸟画家,仅据《宣和画谱》(书成于公元1120年)的记载,只有八人。书上对薛稷画鹤,说他是写生,不但是形神姿态如生,而且一望就知道鹤的雌雄和鹤种的南北,所以李白和杜甫都写诗来称赞他。现在流传到域外赵佶的《六鹤图》,很有可能是沿袭了薛稷的画风传下来的。书上说到边鸾,那时新罗国送来一只孔雀给皇帝(唐德宗李适),这孔雀善于舞蹈,皇帝就命令边鸾画它,画成,真的仿佛孔雀按着音乐的节奏,婆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