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精典课件州八怪.pptVIP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精典课件州八怪

扬州八怪 多从李玉棻说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扬州八怪”之说,由来已久。但8人的名字,其说互有出入。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的“八怪”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此外,各书列名“八怪”的,尚有高凤翰、华嵒、闵贞、边寿民等,说法很不统一,今人取“八”之数,多从李玉棻说。 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 从康熙末年崛起,到嘉庆四年“八怪”中最年轻的画家罗聘去世,前后近百年。他们绘画作品为数之多,流传之广,无可计量。仅据今人所编《扬州八怪现存画目》记载,为国内外20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研究单位收藏的就有8000余幅。他们作为中国画史上的杰出群体,已经闻名世界。 声名远播 扬州八怪生前即声名远播。李鱓、李方膺、高凤翰、李勉,先后分别为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召见,或试画,或授职。乾隆八年,弘历见到郑燮所作《樱笋图》,即钤了“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椭圆玺。乾隆十三年,封郑燮为“书画史”。罗聘尝三游都下,“一时王公卿尹,西园下士,东阁延宾,王符在门,倒屣恐晚;孟公惊座,觌面可知。” 东南的经济中心与文化艺术中心 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发展,扬州呈繁荣景象,成为全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富商大贾,四方云集,尤其以盐业兴盛。经济的繁荣,也促进文化艺术的兴盛。各地名流,汇集扬州。在当地官员倡导下,经常举办诗文酒会。有些盐商,堪称豪富,本身亦附庸风雅,对四方名士来扬州者,多延揽接待。所以,当时的扬州,不仅是东南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艺术的中心。 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 富商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生活,对物质和精神上的产品也就大量地需求,在书画方面更是着力搜求。中产之家乃至平民中稍富有者,亦求书画悬之室中,以示风雅,民谚有“家中无字画,不是旧人家”之说。对字画的大量需求,吸引和产生了大量的画家。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本地画家及各地来扬画家稍具名气者就有一百数十人之多,其中不少是当时的名家,“扬州八怪”也就是其中的声名显著者。 石涛的理论和实践“开扬州一派”。 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扬州画派的作品,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中国绘画至清初受到保守思想的笼囿,以临摹抄照为主流,画坛缺乏生气。这一萎靡之风激起有识之士和英才画家的不满,在扬州便出现了力主创新的石涛。石涛提出“笔墨当随时代”、“无法而法”的口号。石涛的理论和实践“开扬州一派”。 郑燮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作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 比较 板桥 竹子画得艰瘦挺拔,节节屹立而上,直冲云天,他的叶子,每一张叶子都有着不同的表情,墨色水灵,浓淡有致,逼真地表现竹的质感。在构图上,板桥将竹、兰、石的位置关系和题诗文字处理得十分协调。竹的纤细清飒的美更衬托了石的另一番风情。这种丛生植物成为板桥理想的幻影。“扬州八怪”之一金农感叹说,自己画的竹子终不如板桥有林下风度啊。 高翔 高翔(1688--1753),字凤岗,号西唐,又号樨堂,江苏扬州人,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终身布衣。善画山水花卉。其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所画园林小景,多从写生中来,秀雅苍润,自成格局。画梅“皆疏枝瘦朵,全以韵胜。”晚年时由于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画。与石涛、金农、汪士慎为友。《扬州画舫录》记载:“石涛死,西唐每岁春扫其墓,至死弗辍”。 高翔《疏林夜话》 金农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又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久居扬州。平生 未做官,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入京未试而返。好游历,足迹半天下。博学多才,五十岁后始作画,终生贫困。 精篆刻、鉴定,善画竹、梅、鞍马、佛像、人物、山水 。尤精墨梅。 李鱓 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康熙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大吏罢归。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系最为密切,故郑有与李同老之说。早年曾从魏凌苍、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从八大、石涛笔法中得到启发,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 写意荷花的代表人物 鱓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使画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