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1课《梨园春秋》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VIP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11课《梨园春秋》学案 岳麓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1课 梨园春秋 【考点解读】 考点: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课标要求: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解读:中国古代戏曲萌芽于古代的“傩”,春秋战国以后戏曲的元素增多,唐代时有了专门场所“梨园”,宋代时戏曲的形式完备,元朝时戏曲走向成熟,在明朝中叶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兴起,清朝时期,安徽的徽剧兼收昆曲、秦腔以及其他民间曲调,形成新剧种--京剧,被誉为“国粹”。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知识梳理】 一.起源: 起源于原始 ,这种带有 色彩的仪式活动被后人称为“ ”。其中便孕育着戏剧的萌芽。 二.发展 1.春秋战国以后:宫廷晏乐、 具有了更多的戏曲元素。 2.唐代:宫廷中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歌舞戏有一定的 、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3.宋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瓦舍等娱乐场所的出现,在浙江温州一带开始流行“ ”,戏曲形式开始完备。 三.成熟 1.兴起:元杂剧在北方兴起。 2.特点:将 、歌唱、对白、 、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 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 和以 表意的特殊传统。 3.代表人物及剧作: 的《窦娥冤》;王实甫的《 》。 四.进一步发展. 1.概况:昆曲兴起于江南昆山,熔 、 、 、 和戏于一体,其主要特色是 ,明中叶到清中期达到鼎盛。 2.影响:对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被誉为“ ”。 五.发展高峰: 1.京剧形成原因:明清时期,北京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各地艺人集聚;乾隆年间 进京推动了京剧的形成。 2.形成:徽戏吸取昆曲、秦腔等剧种的 和 ,在北京形成新剧种——京剧。 3.艺术特点:角色分为 个行当;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用多种乐器控制 、渲染气氛。 4.历史地位:京剧将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为“ ”。 【重点突破】 京剧的兴起原因和艺术特点 1.京剧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共同促成的。北京的文化氛围是京剧形成的有利环境。明清时期的北京既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成为达官贵人、各地商人、四方艺人聚集的中心,成为全国的一大休闲文化中心。这就为戏剧艺术在北京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的关键。乾隆帝为庆祝八十寿辰,调三庆班进京,后来,四喜、和春、春台三大徽班进京,其演出风行一时,徽剧占据了北京的舞台。道光年间,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加入徽班演出。在徽汉两剧种交融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一种新剧种----京剧。 3.其本身具有通俗质朴的特点,满足观众的口味。 4.广大艺术家不懈努力的结果。 【典例探究】 (2011·福建文综)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 【解析】选A。本题可用排除法。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D两项。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故项。 2.(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3)图5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它 图5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这只是一种娱乐方式的(说唱),排除③;东汉说唱俑是陶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对当时成都人的直观感受,故选①②④。 3.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了下列图片,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是研究古代戏曲艺术的有力史料 ②傩戏蕴含着中国古代戏曲的萌芽 ③杂剧融合了昆曲、秦腔等形式 ④三幅图片依次体现了其艺术形式出现的先后顺序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