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2012县域经济磴口全解
内蒙古党校经济学教学部 梁鲜桃 关于县(旗)域经济的几个问题 盖志毅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历史沿革 中国的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大约在周庄王七年之前,楚国就已经设置了中国最早的县。这以后,一些诸侯大国(如晋、秦、楚等)都把新兼并的土地设“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地方行政区划制度进行了统一的、根本性的调整,并写进《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管理体制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三级。县隶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 1959年,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特别决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认可了“市管县”形式。1999年,中央二号文件明确了推进“市管县”体制改革,“市管县”的行政体制在中国全面确立。 纵观历史,自秦始皇普遍推行郡县制以来,不管其他行政区划的名称、地位如何变化,县制始终保持不变,而且在县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行政区划和边界基本上保存下来。由于县域内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大致相同,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区域性历史文化背景,因而从长远看,县制将继续稳定下来。 磴口:据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磴口地区历史悠久,远在原始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秦统一中国后,这里属新秦地。汉武帝时设朔方郡,下设十个县,其中窳浑、临戎、三封三个县的古城遗址都在磴口境内,曾是汉朝在朔方的繁荣垦区,当时三县人口已达7万余人。 有史记载,公元十年,“朔方无复兵马之上踪”,“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的统治者对此地鞭长莫及,边疆少数民族纷纷兴起,建立政权。北魏时,磴口地区属夏州;唐朝归夏州节度使;宋时、党项族渐强,建立西夏王朝,此地归天德军;元归甘肃路;清属宁夏道。清初、磴口地区即属阿拉善王爷封地。乾隆年间,选定磴口为吉兰泰食盐外运码头,并设衙署,驻扎司员,促进了蹬口地方手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发展。 1926年,冯玉祥将军五原誓师后,向西挺进,路经磴口,为军需供应方便和与绥甘廊衔接,遂决定设“磴口兵站”,并于1929年1月经南京国民政府批准设县,归属宁夏。解放后,磴口县仍属宁夏管辖。 1954年,甘肃、宁夏合并,磴口县直属甘肃省阿拉善自治州,至1956年,自治州改为巴彦淖尔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磴口属其辖。1958年,巴彦淖尔盟与河套行政区合并,仍称巴彦淖尔盟,盟府设在磴口县巴彦高勒镇。1960年,撤销磴口县成立巴彦高勒市。1964年,撤销巴彦高勒市恢复磴口县。1971年盟府迁驻临河,磴口县为其所辖。 虽然,随着当前及今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有些靠近大城市的城郊县可能会改为市辖区,有些工业化进程快的县可能会改为县级市,传统的中国县制面临现代化的挑战,但可以肯定,中国在现在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是县域的社会,县域仍然承载着国家基本的时代和发展主题。 截至2001年12月31日,全国的县级行政区划有286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其中:市辖区808个,县级市393个,县1489个,自治县116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2个,林区1个。由于我们讲的县域经济是与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概念,农村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因此,通常讲的县城经济不包括市辖区经济。这样,目前全国的县域单位共有2053个,占县级行政区划总数的71.8%。 截止到2007年底,全国有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60个,其中:市辖区856个、县级市369个、县1463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县级特区2个(贵州)、林区1个(湖北)。 二、县域经济的概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的一般规范:为了探索县域经济发展规律,一般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单位应该不包括市辖区。 三、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在内涵上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典型地体现中国转轨经济的三元结构:城市、乡镇、农村;二是典型地体现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三是县域经济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因此,可以说,“县域经济”这一概念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流、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 县域经济是属于行政性区域经济概念,是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相对而言具有基础性、区域性、层次性、综合性、枢纽性、农村性、集聚性、扩散性等特点,是一个功能相对完备和健全的经济系统单位。 所谓基础性,是指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处于基本层次,是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和基本支柱。“县乃国之基,民乃邦之本”,社会、经济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部分简单答案).pdf VIP
- 高一数学第一学期必修一、四全册导学案.pdf VIP
- 应用型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基础篇1 第五版 配套课件.ppt VIP
-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docx VIP
- 3at断路器-产品介绍.pptx VIP
- 纯电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吉利帝豪EV450)JL450-教学课件2.2 交流充电口异常故障诊断与排除.pdf VIP
- 教育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高中英语课件学好英语的方法.ppt VIP
- 航道工程测量方案.docx
-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2019期末考试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