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非癫痫性发作11重庆讲稿__培训课件.ppt

常见非癫痫性发作11重庆讲稿_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hank You! 3.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orexin)缺乏: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发作性睡病的发生与下丘脑外 侧区分泌素细胞的丢失有关。分泌素神经元受体广 泛分布于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调节摄食行为、能 量代谢以及睡眠-觉醒周期。分泌素能兴奋蓝斑的去 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抑制睡眠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期。 破坏动物分泌素神经元可诱导出类似发作性睡病的 症状。 HLADR2/DQ6(DQB1﹡0602)相关的自身免疫过 程破坏了下丘脑外侧区含有分泌素的神经元,造成患 者脑脊液中分泌素水平下降有关。 脑脊液中分泌 素-1缺乏与发作性睡病患者出现的猝倒有明确关系 ,目前已作为诊断发作性睡病-猝倒的重要指标。 4继发性:如在脑外伤后、多发性硬化、三脑室周围肿瘤 (颅咽管瘤、脑干肿瘤等)、糖尿病等患者中均可发生。 临床特征 多在儿童和青年期起病,以10-20岁多见。 白天过度嗜睡及不可抑制的睡眠发作:指患者可 以在白天任何时候突然感到十分困倦,1-2分钟后进 入睡眠状态,睡眠时间一般持续10-15分钟,发作 时睡眠不深,易被唤醒,醒后精神恢复,一日反复 数次。 与正常疲劳引起的睡眠不同,这种睡眠情况不能 被充分的夜间睡眠所避免。发作不分时间、地点和 场合,进食、驾驶、游泳、行走等均可发作。在静 坐或是吵闹的环境中,睡眠发作更容易出现 (Sturzenegger, 2004)这是发作性睡病最基本的临床 特征。由于发作性睡眠通常短暂,易被认为是癫痫 发作,需以鉴别。 部分患者发病后合并猝倒,表现为突然发生短暂 的肌张力丧失而跌倒,轻微者限于个别肌群,出现 屈膝、垂头、握拳不紧、面肌松弛、睑下垂和复视 等。多持续几秒钟,意识始终清醒。几小时或几天 内可频繁或连续发生猝倒症,被称为猝倒状态。 睡眠麻痹发生在将睡未睡或将醒未醒时,出现迟缓性瘫痪 ,常累及全身肌肉,不能移动,也不能呼叫,眼球活动和呼 吸运动正常,常伴有焦躁和幻觉,经数秒钟或数分钟缓解. 入睡前幻觉是发生在入睡之初或觉醒之前的梦样 体验,表现形式多样,以幻听最为常见,幻视、幻 触也可发生。其入睡前幻觉每次内容各异,不同于 颞叶癫癎的入睡幻觉(每次内容基本相同)。短暂 睡眠发作、猝倒、睡眠麻痹和入睡前幻觉四联征很 少在一个患者身上全部出现 其他: 包括睡眠时肢体不自主运动,如过度扭转和周期性腿动。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伴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会出现嗅觉功能障碍,Bayard(Bayard et al., 2010)等研究了130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发现有近1/4患者出现轻度(22.2%)或中度(6.4%)嗅觉减退,高于正常对照组(仅有6.4%轻度减退),但没有发现嗅觉缺失或重度减退的患者。 诊断 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标准,发作性睡病可分为 发作性睡病伴有猝倒发作,发作性睡病不伴猝倒发 作和继发性发作性睡病三种。 发作性睡病伴有猝倒发作 几乎每天发生日间过度睡眠,持续至少3个月 确切的猝倒发作史 MSLT(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MSLT) 支持发作性睡病或脑脊液中分泌素≤110pg/ml或不超过1/3正常值 排除其他引起白天过度嗜睡的原因。 发作性睡病不伴猝倒发作 几乎每天发生的日间过度睡眠,持续至少3个月 无典型的猝倒发作 MSLT支持发作性睡病的诊断排除其他引起白天过度嗜睡的原因 继发性发作性睡病 几乎每天发生的日间过度睡眠,持续至少3个月 确切的猝倒发作病史, 异常的MSLT或脑脊液分泌素-1水平减低 潜在的药物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日间嗜睡症 排除其他引起白天过度嗜睡的原因 患者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MSLT (多次睡眠潜伏实验)、PSG(多导睡眠描记术)特点及脑脊液下丘脑泌素分析即可明确诊断。另外,对人白细胞抗原(HLA)的实验室测定也能帮助诊断。HLA分型中HLA DR2、HLA DQB1﹡0602和HLA DQA1﹡0102支持发作性睡病诊断。大部分伴猝倒症的发作性睡病患者都有HLA DQB1﹡0602基因(Mignot, 1998; Mignot et al., 2001)。 电生理检查:多导睡眠描记(polysomnography , PSG)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multip le sleep latenc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