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ppt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2)改革后期(迁都洛阳后): ①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 ②目的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③主要内容有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包括易汉服、讲汉语、定汉姓、通婚姻及改汉制等。 ④影响:迁都洛阳使北魏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而移风易俗则加快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例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高祖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 ——《魏书·献文六王传·咸阳王禧传》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 ——《资治通鉴》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材料三 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女连,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文帝”“孝武帝”“孝明帝”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改革措施?其中年龄的规定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中的诏令规定了什么改革?诏令中提出进行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意图何在? (3)据材料三,指出孝文帝采取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反映出孝文帝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材料四的这一状况说明了什么?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题目立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是考查的重点。本题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的一组材料,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理解及迁移运用的能力。 解题指导:第(1)问第二小问要结合材料理解,对不同年龄区别对待的做法,反映了孝文帝注意讲求方法和策略。第(2)(3)(4)问结合所学知识理解即可,注意理解“孝”是中原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1)措施:改说汉话,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说明:孝文帝考虑到实际情形,注意区别对待,以减少改革的阻力。 (2)改革:改鲜卑姓为汉姓。论据:鲜卑族的祖先是黄帝。意图: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 (3)目的:通过联姻的方式巩固与汉族士族地主的联系;以身作则,推动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的通婚,加速汉化(民族融合)。 (4)核心:鲜卑族的汉化。说明:汉化改革卓有成效,儒家文化对鲜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究点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评价 史料导入 惜乎孝文南迁五年即死。他的抱负未能舒展,鲜卑人追不上他的理想,而变乱由此起。……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然亦须在改进中能善处反动方妙。魏孝文帝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上册》 探究(1)结合史料,分析钱穆认为北魏政权最终覆灭的原因是什么。 (2)你是否同意钱穆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提示:(1)孝文帝死后,改革未能坚持;北魏统治阶级的腐朽反动。 (2)同意。北魏衰落是封建统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发展的结果,而非改革本身所致。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发展和北方的繁荣,加快了北方各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名师精讲 1.正确理解孝文帝改革 (1)从经济角度讲,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2.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2)内容全面、措施得当。 (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以身作则,信心坚定。 (4)民族融合趋势的推动。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孝文帝改革带来的启示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具有曲折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例题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