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填 表 说 明
(一)贫困农户登记表
表头
一、家庭成员情况
二、贫困状况
三、农户需求情况
四、农户受扶持情况
表头
填写贫困农户登记表前,应该通知贫困农户携带计划生育证、低保证、户口本、粮食直补存折、残疾证。
户码由村委会对贫困农户按贫困程度统一编码后填写,如最贫困的户码编号为“0001”依次编写。今后新增贫困农户依次编写,不再使用前期脱贫的贫困农户的原户码。返贫农户仍使用原代码。
联系电话是指能够联系到贫困农户本人的固定电话或手机、小灵通等移动电话。便于电话调查、抽样调查
银行名称和卡号是指贫困农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存折的具体银行名称以及存折或银行卡号码。
您是否愿意公开您的家庭信息,供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查阅,以便争取更广泛帮扶:1是,2否。
一点说明:国家信息中心提供密钥,各县、乡、村进入系统有一道门槛儿。公布信息时只公布农户属性、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如姓名、住房情况等,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等不公布。
A1扶贫标准(单选):1、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即上年人均纯收入在1274元以下的农村居民户为贫困户。
省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级农村扶贫标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指标由省级政府确定。比如:内蒙古自治区2010年自定标准农1560元、牧1800元
2010年国家农村低收入标准是按照( )执行。
A、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800元;
B、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274元
C、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196元 ;
D、家庭年人均纯收入1560元
A2农户属性(单选):1扶贫户、2低保户、3扶贫低保户、4五保户。概念见指标解释
调查问卷中贫困农户的属性主要包括下面哪几种( )
A、五保户;
B、低保户;
C、扶贫低保户;
D、扶贫户;
E、低收入户。
A3计划生育户是指具有《独生子女证》和《二女证》的农户或经县级计生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的农户。
A4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单选):是指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
A5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单选):□ 1是;2否
A6是否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单选):□ 1是;2否
A7贫困原因(单选):□1因灾、□2因病、□3因残、□4因学、□5缺技术、□6缺劳力、□7缺资金、□8其它。选择最主要的致贫原因,便于分析统计。
一、家庭成员情况
如何登记农户家庭人口?
登记农户家庭人口和计算人均纯收入均以家庭常住人口为准。
如何确定家庭常住人口?
(1)全年连续在家或在家居住在半年以上,而且经济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人口。
(2)外出人员在家居住时间虽然连续不到6个月,但收入带回家中,经济与本户连成一体的,仍视为家庭常住人口;在家居住,生活与本户连成一体的国家职工、退休职工也为家庭常住人口。
(3)常年在外(不包括探亲、看病等)且已有稳定的职业和居住场所的外出从业人员;或者外出一年以上与本户失去联系的人员不能算常住人口。
A9身份证号码:18位,必填项。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填写。无证者:需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方可填入系统,以出生年月日代替身份证号码填写。
A11与户主关系(单选):1户主、2配偶、3之子、4之女、5之儿媳,6之女婿,7之孙子,8之孙女、9之外孙子,10之外孙女,11之父,12之母、13之岳父,14之岳母、15之公公、16之婆婆、17之祖父、18之祖母、19之外祖父,20之外祖母,21其它。
A12民族:必填项。1汉族,2蒙古族,3回族,4苗族,5傣族,6傈僳族,7藏族,8壮族,9朝鲜族,10高山族,11纳西族,12布朗族,13阿昌族,14怒族,15鄂温克族,16鄂伦春族,17赫哲族,18门巴族,19白族,20保安族,21布依族,22达斡尔族,23德昂族,24东乡族,25侗族,26独龙族,27俄罗斯族,28哈尼族,29哈萨克族,30基诺族,31京族,32景颇族,33柯尔克孜,34拉祜族,35黎族,36珞巴族,37满族,38毛南族,39仫佬族,40普米族,41羌族,42撒拉族,43畲族,44水族,45塔吉克族,46塔塔尔族,47土家族,48佤族,49维吾尔族,50乌孜别克族,51锡伯族,52瑶族,53裕固族,54彝族,55土族,56仡佬族。依据身份证或户口本民族状况填写。无身份证或户口本需要经乡镇级公安户籍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
A13是否上学(指是否正在上学而不是指是否上过学或是否到上学年龄)
为避免产生歧义,已改为“是否在校生”,这样表述更清楚。单选:1是,2否
A14文化程度(单选):1文盲或半文盲(不识字或者识字很
文档评论(0)